猫蜱虫
蜱虫是吸血性的寄生虫,可以传播很多种疾病(包括人猫共患病),还可能造成其他损伤,比如中毒、咬伤、惊扰、失血和麻痹瘫痪,甚至导致死亡。可以寄生在猫咪身上的蜱虫很多,也可以从猫咪传染给人,因此要格外注意,再强调一下,不要散养猫咪。主要通过农药治疗,比如氟虫腈、除虫菊酯和氯氟苯菊酯(不能用于猫)。
猫跳蚤
跳蚤是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流浪猫咪很多都会有跳蚤的,只要有几个跳蚤,猫咪就会非常难受。跳蚤可以传播犬复孔绦虫、血液丝虫(隐匿双瓣线虫),可以引起过敏性皮炎,还可以传染细小病毒,进而引起猫瘟,所以刚领养的猫咪,必须要做好驱虫工作。有时候在猫咪身上发现小黑点,恶意将小黑点放到浸有肥皂水的化妆棉上,如果形成斑点状的红晕,那就是跳蚤屎(含有大量血液)。
主要通过除虫菊酯、胺甲萘、亚胺硫磷、杀虫威、烯虫酯等药物进行防治,另外,还需要做好隔离和环境打扫,比如用吸尘器可以很明显的减少环境中的跳蚤和卵。
跳蚤的生活周期是2周到数月,因此按照生活周期来驱虫是很重要的。
猫虱子
虱子也是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虫,通常会对宿主产生严重的滋扰。猫咪身上的虱子不是吸血虱,而是猫毛虱,它以猫咪的表皮物质为食,不吸血,是猫唯一的一种虱子,不传染给人,之前写过的驱虫药的使用说明中,说猫的虱子可以传染给人是个错误,在此修正。人身上的虱子,都是吸血虱。如果虱子大量寄生,并且伴随着生活环境、拥挤、营养不良等因素存在,会引发虱病,严重时造成死亡。
主要用塞拉菌素进行治疗,吡虫啉也有很好的效果。
猫螨虫
猫咪身上可能会存在集中螨虫,比如猫耳螨、疥螨、背肛螨、蠕行螨、布氏姬螯螨等,下面一个一个来说。
耳螨,又叫耳疥虫。它们的成虫只有0.4毫米那么大,会寄生在猫咪外耳道的皮肤里,吃猫咪皮肤表面的痂皮和淋巴液,造成外耳道和附近皮肤的红肿、感染等。
耳螨的生命周期是21天,也就是说,从虫卵—成虫—死亡只需要21天,并且一般整个生命周期都在猫咪身上度过。耳螨通常是很大量的,曾经有个极端的案例,在猫咪的耳朵内发现了8000多只耳螨。
猫咪感染耳螨的原因一般是携带者传染,或者曾经感染过耳螨,但没有清除干净。虽然耳螨整个生命周期都在猫咪身上度过,但是它离开宿主后还能在环境中存活几天,所以如果环境不洁,也会使猫咪感染上耳螨。
另外,猫狗可以互相传染,但人一般是没问题的。
有耳螨的猫咪,耳朵可能会红肿、脱毛,或者出现大量的黑色干燥耳垢。猫咪因为耳朵痒,而一直挠或者疯狂的甩头。出现黑色耳垢时,极有可能已经发生中耳炎。正常猫咪耳道是干净、干燥、无味、无粘附的耳屎的,所以不要问正常耳屎是什么样子的,一旦你看到了,就说明不正常。耳朵干净只说明没有耳螨或者情况不严重,还是需要按时驱虫。
如果因为猫咪耳朵痒,它们不断挠啊挠,严重的话会造成耳血肿。如果再严重,耳朵内会发臭,影响到内耳的话,猫咪会出现平衡障碍、原地转圈、脖子歪等情况。
需要注意区分耳螨和马拉色菌。如果猫咪耳朵中黑黑的,要去医院进行耳镜检查,并取耳垢进行显微镜检查。千万要注意!如果猫咪耳朵很里面有黑黑的耳垢,不要强行用棉签抠,棉签很有可能会把脏污戳进耳朵的更深处,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疥螨会造成猫咪皮肤瘙痒,毛发稀疏、有水泡状丘疹、红斑、结痂、表皮脱落等。需要进行皮肤科刮取检查,猫、狗、人都可以感染。
背肛螨是猫、鼠、兔的一种寄生虫,也可以短暂寄生于人类。感染背肛螨的猫咪一般耳朵内侧边缘线出现症状,然后扩散至整个耳朵、面部、脚掌、后腿、和臀部。主要表现是瘙痒、皮炎、灰色结痂、脱毛、脓皮症和皮肤增厚角质化。背肛螨可以引起猫咪疥螨。
蠕形螨感染猫咪,一般会在头部和耳道内发生皮炎,但猫咪感染蠕形螨的情况比较少见。
布氏姬螯螨,寄生于皮肤表面,引起轻度非化脓性皮炎。在猫咪身上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损伤,但非常喜欢咬人。主要通过塞拉菌素治疗,它对猫咪身上所有的螨虫都有效果,也可以用伊维菌素,或局部使用吡虫啉、莫西菌素等。如果是治疗猫咪的耳螨,可以用塞拉菌素,或伊维菌素和美贝霉素肟的悬浊液滴耳。
疥螨的生活周期是17-21天,耳螨的生活周期是3-4周,按时驱虫很重要!
猫绦虫
绦虫是猫咪和人类非常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它是一种小肠内的寄生虫,绦虫没有消化器官,所有的营养吸收都是通过体壁吸收,因此绦虫又扁又长,争取表面积最大。有的绦虫巨长,在人的小肠里,可以达到3.6米,惊不惊!
几乎所有的绦虫都至少需要2-3个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下面是与猫、人相关的绦虫的宿主情况,终末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中间宿主指之前的宿主。
不过呢,绦虫一般不会引起临床的症状,最常见的是猫咪会因为肛门瘙痒,拖着屁屁在地上跑,在猫咪身上最常见的是犬复孔绦虫和中殖复孔绦虫。主要感染途径是摄入了感染的跳蚤和感染的小型哺乳动物,因此,若发现猫咪感染绦虫,一定要注意定期驱虫,且不要散养。
至于人和猫的绦虫是否会互相传染,是有可能的,比如,猫咪屁屁上出现绦虫的节片,破裂后,你用手摸了一下,然后舔了一下,这种可能不是没有的!但大多情况是因为比如,同时吃了含虫的生肉、生鱼等,
说到绦虫节片,你可能发现过,猫咪的便便上有白色的芝麻粒或者屁屁周围的毛上有白色的芝麻粒,这就是绦虫的节片了,带猫咪去做一次粪便检查即可确诊。注意了,这些白色的芝麻粒一样的绦虫节片,裂开后会释放20-30个虫卵,千万不要让猫咪吃下去,并且你最好也不要去动,动完一定要洗手,
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吡喹酮,具体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绦虫的种类和成熟与否来确定。比如犬复孔绦虫(成熟和未成熟)一般是吡喹酮按5mg/kg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具体使用方式请遵医嘱。常见的猫咪体内驱虫药都可以预防绦虫。
猫线虫
线虫包含很多我们知道的寄生虫,比如蛔虫、钩虫、丝虫等。具体的名称、感染症状、治疗方式都见下表。
对于驱虫的时间,我坚持,请按照驱虫药说明书的时间:无传染源外驱非必须;内驱一年一次。
可能有的猫友会说:“我的猫咪不出门,根本不需要这么频繁的用驱虫药。”“驱虫药使用如此频繁会对猫咪有毒害作用,兽医只想买药赚钱。”但是,你知道吗?寄生虫,是猫咪的所有疾病中,可以预防的疾病。另外,像弓首蛔虫甚至可以人猫共患,作为兽医和公共卫生的一份子,依然建议大家采用最小的成本,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按时给猫咪驱虫,将任何寄生虫传染的可能降至最低。另外,关于驱虫药的副作用,这些市面上的驱虫药,上市之前都经过动物实验的,只要按照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毒害作用是非常非常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这些,希望大家理性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即可。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身上有哪些寄生虫
猫咪身上的寄生虫主要分为体外和体内。
体外寄生虫主要有:有跳蚤、虱子、螨虫、蜱虫等。体外寄生虫会导致猫咪皮肤瘙痒,甚至导致严重的皮肤细菌感染,蜱虫会危害猫咪的生命。
体内寄生虫主要有绦虫、滴虫、蛔虫、线虫、弓形虫等,体内寄生虫往往会导致猫咪内部身体疾病、比如出现呕吐不消化、软便拉稀、甚至大便带血等症状。
市场上给猫咪驱虫有很多种办法。比如吃驱虫药;比如用驱虫滴液;比如用驱虫喷雾;比如进行驱虫药浴等等。
体内驱虫大概是3个月一次,体外驱虫1个月一次。主人在寄生虫多发季节也要减少带猫咪外出的频率,以免被感染到寄生虫,在家中,也要对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一、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
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跳蚤、虱子、蜱虫、螨虫等,会导致猫咪出现皮肤瘙痒、掉毛、频繁抓挠或啃咬身上某处、毛发粗乱、性格暴躁等症状。
跳蚤、蜱虫等吸血性体外寄生虫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猫咪贫血、营养不良等。而螨虫往往是引起各种皮肤病症状,如皮肤出现红疹、脓包、掉毛、结痂等。
猫咪感染的体外寄生虫通常是由铲屎官从外面带回来的,比如经过草丛时鞋底或衣角沾上了虫卵,买回来的鲜花或绿植上有寄生虫等。
二、猫咪常见的体内寄生虫
猫咪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线虫、蛔虫、绦虫、钩虫、心丝虫、弓形虫、球虫、滴虫等,体内寄生虫感染于肠道时,通常会引起猫咪呕吐、腹泻、粪便里有虫、消瘦、精神萎靡等症状,寄生虫感染于肺部、心脏等部位时,则会引起咳嗽、气喘、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
猫咪的体内寄生虫感染的渠道较多,可能是由母体传播、蚊虫叮咬、喂食生肉、喝生水等渠道感染的。
三、猫咪怎么驱虫?
常规的体外驱虫可以使用含有非泼罗尼和伊维菌素成分体外驱虫药,如普安特的非泼罗尼滴剂和阿维菌素透皮溶液等,一般幼猫建议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成年猫可以2-3个月体外驱虫一次。
常规的体内驱虫药可以选择普拿杜阿苯达唑片,可驱杀蛔虫、绦虫、线虫等常见寄生虫,预防球虫和弓形虫可以使用磺胺二甲嘧啶片;预防肠胃线虫,蠕虫,心丝虫可以选择盐酸左旋咪唑片。一般建议2-3个月给猫咪做一次体内驱虫,经常吃生肉的猫要适当增加一下驱虫频率,可1-2个月做一次内驱。
日常生活中,猫咪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由寄生虫感染导致的,所以猫咪日常驱虫工作真的非常重要,各位铲屎官一定不能偷懒。如果发现猫咪有异常症状,要及时咨询在线宠物医生或去宠物医院检查和治疗。
猫身上有寄生虫吗
1、跳蚤
如果猫咪抓挠身体、焦躁不安,拨开猫咪的毛发在发根处可见黑色的点点,把黑点点放入水中会化开成红色,就说明猫咪患上了跳蚤,黑点是跳蚤的粪便,主要成分是猫咪的血,因此放在水中会化开。
跳蚤会吸食猫咪血液,除了让猫咪感觉瘙痒,更会造成猫咪贫血。要注意的是,如果猫咪患有跳蚤千万不要用手抓住后用指甲掐死跳蚤,这样跳蚤体内的绦虫卵就会飞溅出来粘在手上或衣服上,从而传染绦虫病。
2、虱子
虱子寄生于猫咪的体表,紧贴皮肤,为肉色或白色,需仔细辨认才能认出。虱子行动较跳蚤缓慢,但由于紧贴皮肤所以比跳蚤难抓。虱子会引起猫咪的皮肤炎症,严重的话会引起脱毛及猫癣。
3、蜱虫
蜱虫在狗身上寄生较多,但是也会寄生在猫咪身上。如果发现猫咪身上寄生了蜱虫,需要去宠物医院进行处理,如果硬要把蜱虫抓下来的话,蜱虫的口器会留在猫咪体内造成危害。
4、螨虫
寄生在猫咪身上的螨虫可分为疥螨和耳螨两种。疥螨寄生在猫咪的皮内,主要发生在猫咪的脸部、眼睑、和颈部,患部剧烈瘙痒、脱毛、皮肤发红,有疹状小结,表面有痂皮,严重时皮肤增厚、龟裂,有时病变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而化脓。
耳螨寄生在猫咪的耳内,使猫咪耳朵奇痒而抓挠,患病猫咪耳内油且有棕黑色污垢,会散发臭味,耳螨严重的猫咪会引起中耳炎甚至耳血肿。
5、蛔虫
蛔虫是猫咪最常见的胃肠道体内寄生虫。虽然蛔虫不会吸血,但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幼龄动物生长迟缓,也很容易感染人类。
给猫咪驱虫小知识:
2、体内驱虫主要使用含有吡喹酮、芬苯达唑、米尔贝肟等成分的药物。
3、其中米尔贝肟的驱虫谱比较广,同时对猫咪的消化系统刺激较小,一般作为体内驱虫的首选用药。
4、体内驱虫主要使用含有非泼罗尼、塞拉菌素等成分的药物,这两类药物难分伯仲,一般都可作为体内驱虫的药物,但是需要按照猫咪的体重合理用药,以免用药过量危害猫咪的健康。
5、未成年的猫咪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体内、体外驱虫,这样可以保证猫咪健康成长。
6、成年后的猫咪可以3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2-3月做一次体外驱虫。
猫咪驱虫小课堂开课啦~
猫咪驱虫小课堂开课啦~
猫咪为什么要驱虫
1.家里的寄生虫来源很多,即便是猫咪不出门,也有一定几率感染上寄生虫。
2.猫咪吃生肉或者生骨肉,也有一定几率感染上。
3.寄生虫不仅会在猫咪之间相互传染,还会传染给人。
4.患有寄生虫常见的感染症状有【呕吐、腹泻、贫血、毛发粗糙、营养不良等】。
驱什么虫
2.藏得很深的体内寄生虫:蛔虫、钩虫、绦虫、心丝虫、弓形虫等。还有其他一些不太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包括肺线虫。肝吸虫、滴虫、球虫。
猫咪频率
这个主要是根据猫咪生活环境、饮食情况、外出情况相结合的,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家猫咪驱虫频率。
高频 1个月1次:1.散养、放养,每天都出去溜达,2.环境复杂,猫舍、多猫家庭,3.经常吃生肉、不管是鱼肉还是鸡肉,4.已感染寄生虫。
适中 2-3个月1次:1.家养,基本不外出,2.单猫或2只,3.猫咪身体健康;3个月以上体重大于1kg猫咪可驱虫,铲屎官要记得哦。
上下翻折打开;靠近脖颈处扒开露出皮肤;滴在皮肤上。没有虫虫身体倍棒。
小猫眼睛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眼睛里有异物,如沙子、沐浴乳、头发等,这些物质进入眼睛会造成刺激,引起眼睛红肿发炎。还有可能是因为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睛红肿。也有可能是被蜜蜂叮咬,观察猫咪眼睛周围是否有伤口。
应该先观察呕吐物的颜色,作出简单的判断。引起小猫咪呕吐的原因较多,常见的原因有暴饮暴食,患有肠胃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其次,若是肠胃疾病引起的,比如胃炎,吞食异物。最后,是病毒引起的呕吐的话,需要合理服用抗病毒药物、增加免疫力的药物。
小猫叫的原因有几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饥饿、紧张害怕、身体不适、发情等原因。首先,猫咪饥饿的时候会一直叫。其次,猫咪到了新环境或受到惊吓,感到紧张害怕。最后,猫咪受伤、患有疾病导致身体疼痛也会一直叫。
猫咪都是比较粘人的,一般的品种猫比本土猫会更温和、粘人一些。比较粘人的猫咪有布偶猫、蓝猫、金吉拉、银渐层猫咪、加菲猫等。其实只要主人和猫咪多加相处,和它们多玩耍、多抱抱它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不论什么品种的猫咪都会特别黏主人的。
导致猫咪晚上一直叫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寒冷、饥饿、害怕等。需要注意室内温度,给猫咪保暖,给猫咪按时按量喂食,到新环境时,多和猫咪玩耍,促进感情。如果猫咪是刚好处在发情期,那么晚上叫也是正常的情况。主人可以将其配种,满足生理需要。
猫咪出现舔舐到体外驱虫药的情况,可能会造成呕吐、流口水等症状。舔舐大量驱虫药的话,会引起中毒,这时可以喂食猫草催吐,给猫咪清洗口腔。情况严重时,建议立马去宠物医院治疗。
猫咪是可以吃盐的,少量的盐分可以调节猫咪的食欲,促进肠道消化。但是不建议多吃。大量食用盐,会增加猫咪的肾脏负担,可能还会引起结石等疾病。
猫咪大概十至十五天就能睁开眼睛。刚睁眼的猫,眼睛是天蓝色的。这是正常的颜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颜色也会发生变化。猫咪幼崽是比较脆弱的,要避免强光照射猫咪,影响猫咪眼睛的发育。
地址:江夏大道鸿发世纪城东门14号楼103号门面
电话: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号长青广场商务中心1层A座
电话:13397153577
地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门
电话: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号奥山创意街区5号楼独栋
电话:13377857323
地址:关山大道金地太阳城A栋C-8号
电话:18971692583
谢先孝主治医师
擅长犬猫传染病治疗,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细胞学检查和犬猫常规外科手术。
阳炳中执业兽医师
擅长大小宠疾病
黄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长麻醉学、常规外科手术
张雨龙高级助理
擅长猫科行为学、鼻腔疾病、内分泌疾病
陶虹宇药房主管
擅长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室检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