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遍体通红,颜色鲜艳,所以很多鹦鹉鱼都被鱼友用来造景,但是一些鱼友在饲养的过程中遇到了鹦鹉鱼褪色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就主要介绍一下鹦鹉鱼褪色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鹦鹉鱼褪色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注射色素。一些鱼贩子为了鹦鹉鱼能卖出一个好价钱,给它们注射了色素,以增强它们的体色。但是鱼友将鹦鹉鱼买回家后鹦鹉鱼的色素逐渐消失,所以出现褪色的情况。因此,在挑选鹦鹉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2、环境改变。鹦鹉鱼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后往往会出现短暂性体色变白的情况,等它们逐渐适应环境后就会逐渐恢复,饲养者不用过于担心。
3、水质不佳。水质不合适或水质恶化也可能会导致鹦鹉鱼出现褪色的情况。例如,饲养者在饲养鹦鹉鱼期间长期不换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鹦鹉鱼会出现逐渐褪色的情况。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建议2~3天给鹦鹉鱼换水一次,每次换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水。当鹦鹉鱼因为水质差而出现褪色的情况时,饲养者及时调整好水质后,鹦鹉鱼的体色慢慢就会恢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饲养者最好定期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另外,弱酸性的水质可以使鹦鹉鱼的体色更加鲜艳,所以饲养期间最好保持水的PH值在6.5-7.0之间。
4、水温过低。虽然鹦鹉鱼对温度的适应力很强,但是它们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它们在水温低或水温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体色变浅。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饲养者要逐渐提高水温,将水温控制在28℃左右。鹦鹉鱼适宜的水温为25-28℃,如果水温太低,可能会导致鹦鹉鱼褪色,所以饲养者要注意保持水温适宜,以及避免水温发生太大变化。
5、受到惊吓。鹦鹉鱼受惊后也很容易出现褪色的情况,所以饲养者最好保持饲养环境稳定、安静,不要随便改变饲养环境的装置。如果鹦鹉鱼是因为受到惊吓而出现褪色的情况,饲养者注意保持环境稳定,避免环境再发生变化即可,防止鹦鹉鱼持续受到惊吓,慢慢地鹦鹉鱼就会恢复原来的体色。
6、白点鱼病。鹦鹉鱼褪色也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比如鹦鹉鱼患上白点病后通常会导致某些部位褪色,甚至变成白色。
此外,鹦鹉鱼长期缺乏光照的话也容易出现褪色的情况,适当的光照可以加速鹦鹉鱼合成色素,建议饲养者保证鹦鹉鱼每天接受2-3个小时的光照。并且建议饲养者使用深红色的鱼缸背景,因为鹦鹉鱼的体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颜色的影响,如果环境的背景是浅色的,鹦鹉鱼的体色也会慢慢变浅。
以上就是关于鹦鹉鱼褪色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介绍,要想保持鹦鹉鱼的体色鲜艳,饲养者要注意做好以上几点。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鹦鹉鱼突然褪色是什么原因
1、水温:水温对鱼的颜色变化不是太明显,但是水温的高低也就影响鱼的颜色变浅的原因之一,随着水温的升高鱼的颜色也会变红;
2、灯光:灯光不会对鱼的颜色起到改变的作用,但是它会给我们的眼睛带来错觉;
3、饲料:饲料对鱼的颜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饲料的好与坏会影响鱼的颜色;
4、水质:水质是养鱼最重要的,和水温画等号,因为各地不同,南北地理差异较大,水质不同是影响鱼的颜色的原因之一。
鹦鹉鱼不红了是怎么回事
鹦鹉鱼不红了可能是没有适应环境或受到惊吓导致的。此时,应该为它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当它适应之后就会恢复过来。也可能是因为体内红色色素的含量降低。此时,应换用含有增红素的饲料投喂它,色素含量增加后它就会变红了。还可能是因为患有白点病。此时,应将病鱼隔离并升温至30℃,同时用盐水进行杀菌治疗。
一、没有适应环境或受到惊吓
1.原因:鱼儿刚到一个新环境中,身体还未适应时会出现褪色的现象。而且鱼儿在受到惊吓时,也会使身体褪色。
2.处理方法:这种情况一般不太严重,等鱼儿适应了之后,体色就会慢慢恢复过来。注意以后换水时,保留四分之三的旧水,再添入新水,就不会令鱼儿产生不适了。如果鱼儿是由于惊吓褪色,在平时饲养时最好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当鱼儿不再害怕后,身体也会慢慢恢复过来。
二、体内的红色色素含量降低
1.原因:在饲养过程中,没有为鱼儿提供红色色素补给,就会导致体内色素含量下降,使鱼儿身上的红色变浅。
2.处理方法:增加鱼体内的色素含量。可以通过注射红色色素的方式来增红,或者用含有增红素的饲料喂养。一段时间后,鱼儿体内的色素增加,就能看到它慢慢变回红色了。
三、患有白点病
1.原因:患有小瓜虫感染引起的白点病。小瓜虫寄生在鱼儿的体表或腮部,并进行大量繁殖,导致鱼儿患病,从而使鱼身颜色变浅。
2.处理方法:将患病的鱼儿隔离出来,提高水温至30℃并用2%的盐水对它进行杀菌消毒。小瓜虫被杀死后,鱼儿的病就会慢慢好起来了。
总结,通过以上关于鹦鹉鱼不红了是怎么回事,怎么处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鹦鹉鱼不红了是怎么回事,怎么处理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红鹦鹉鱼褪色的解决方法:
1、换水的次数
红鹦鹉鱼在刚换水的头2-4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红鹦鹉鱼就会褪色。一般2-3天换一次水,一次换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2、水的温度
鹦鹉鱼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充满活力。
3、光照强度
红鹦鹉鱼对光线比较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的强光照射,但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每天光照的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光照强度和时间也会影响红鹦鹉鱼的体色变化。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每天光照的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
切记: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4、受到惊吓
一些红鹦鹉鱼出生时是红色的,但有些红色鹦鹉出生时是白色的。鱼体的红色主要是由于喂养鱼食增色或长大后的颜色变化。然而,红鹦鹉在被吓到后会褪色。禁止让鹦鹉受到惊吓,平时需小心翼翼,尽量保持鱼缸周围环境的稳定。
扩展资料
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鹦鹉鱼的养殖技巧:
1、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温差不宜超过0.5℃。
2、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最好选用专门为血鹦鹉配制的人工饵料,这种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鹦鹉的体色更加鲜艳好看。
3、 鹦鹉鱼相对来说比较皮实、好养。饲养时注意水温调节,如果饲养数量较多建议用充氧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鹦鹉鱼的养殖技巧
鹦鹉鱼突然褪色是什么原因。
可能原因有四个,详情如下:
1、受惊,红鹦鹉鱼有的生来就是红色,但有的刚出生时是白色,鱼体出现红色主要是因为喂红色的颗粒鱼食或长大后逐渐变色形成的。但红鹦鹉受惊吓后会出现褪色现象。
2、饲料有问题,上面说了,要鹦鹉鱼身体变红,要经常喂增红饲料。
3、温度问题,在冬季还要注意给鱼缸加温加氧。
4、鱼有问题,鱼本来不是很红的,但奸商为它打了色素,让它变红,所以饲养一段时间后会褪色。
血鹦鹉价格?血鹦鹉就是我们所说的财神鱼。全身是鲜艳红色嘴巴嘟嘟像鹦鹉。而且胖嘟嘟的体型和财神爷的形象相似。也有招财利于房屋风水的寓意。受到广大鱼友们的喜爱。那么这么讨喜的血鹦鹉价格多少呢?贵不贵呢?今天宠舍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血鹦鹉价格还算不贵的。友友们在挑选的时候也尽量选择比较活跃的,会比较健康。价格主要是根据血鹦鹉的体型的。小点的20-30的样子。如果是20-25厘米价格就贵些。如果是健康无明显缺陷的血鹦鹉价格在100-170之间。金刚鹦鹉可以卖到200左右。
鹦鹉鱼,初闻此名我们就能想到,这鱼是不是长的像鹦鹉啊?没错,这种生长在热带海洋珊瑚礁中的鱼由于嘴型跟鹦鹉极其相似,加上全身的颜色绚丽多彩,它们又被称之为鹦嘴鱼、鹦哥鱼等等带鹦字的别名,在观赏鱼界实际上还有一种淡水鹦鹉鱼,名为血鹦鹉(全身色彩鲜红而且得名),这种鱼是人工培育而成,由于对这种鱼类的观赏市场越来越大,市面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培育品种。那么初次饲养的我们该怎么样去养鹦鹉鱼呢?饲养鹦鹉鱼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呢。
在现在,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却也是万万不能的。现在大家都喜欢养宠物,但是宠物的价格却也是居高不下。现在狗狗价格动辄几千,猫猫也是,不过有的额就开始想养别的宠物了。比如,家里养鱼,只要准备一个鱼缸就行了,再看养什么鱼,海水鱼就换海水,淡水鱼,直接去水龙头接水就是了。不过现在养鱼的很多人却对鱼的市场不是很了解。很多人还是怕被骗的。那么小编就告诉大家一种鱼,叫鹦鹉鱼,也叫鹦嘴鱼,是一种观赏鱼类,不过这类鱼是热带鱼,所以对于温度有点要求,水温25到26度就行,所以大家不必当心养不活。
鹦鹉鱼许多人都知道,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这种鱼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这种鱼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之下,通过雄红魔鬼和同居的雌紫红火口产下的鱼,生下来的新的鱼种就是鹦鹉鱼。因为是人工结合的产物,所以和骡子一样。鹦鹉鱼是不能繁衍后代的。所以一般来说鹦鹉鱼的健康很重要。鹦鹉鱼活泼好动、爱吃东西这说明鱼还很健康,鹦鹉鱼能吃很多,但是鹦鹉鱼吃什么呢。鹦鹉鱼是杂食性鱼,什么人工饵料啊、薄片、红虫、水虱、面包虫、蚯蚓等鹦鹉鱼都能吃,也非常贪吃,加上它们不挑嘴,所以养活一只鹦鹉鱼很容易。但是养鱼的水很容易浑,要做到勤劳换水。
鹦鹉鱼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鱼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并不是属于天然形成的物种,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培育出来的,在初期它是在一种特殊和偶然的情况下被认为创造出来的物种,通过杂交诞生了这一种新鱼种。它本身与同种的鹦鹉鱼是没有办法产生后代的,也就是说它的繁殖也是通过各种交杂而衍生的,这一点跟其他的鱼类就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外形十分美丽,也有可能是综合了不同种鱼类的优点,在了解了它的这些基础小知识后,鱼友们会有一个问题,因为饲养鱼类混养也是要看品种来决定的,那么鹦鹉鱼能否与其他鱼类一起混养才不会出现问题呢?小编来解答~。1.其实鹦鹉鱼的领地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强,但是性格还算是温和,但是如果跟比较善斗的鱼儿混养在一起,肯定就是不行的,而且由于它的战斗力也是比较强的,所以并不适合与体型小的鱼儿混养。
乌龟在冬眠自然醒来后的10-15天会开始吃东西,乌龟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时苏醒。乌龟在冬眠自然苏醒后不会立即进食,主人不可以在这时给乌龟喂食过多,否则会导致乌龟死亡,最好是让乌龟先活动两天左右,等它彻底苏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还是不可过多。
乌龟眼睛鼓包发白大多是发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时候也存在。乌龟眼睛鼓包发白这种病主要是由于饲养密度过大,水质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时候主要是因为水温环境的变化。
巴西龟冬眠时主人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内铺上潮湿河沙,再用报纸层层覆盖,巴西龟会自行扒窝,之后每隔一周都喷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铺垫深度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将干草或水苔等覆盖即可。
大水缸养鱼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备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网子能阻挡灰尘等异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时光照杀菌。3、过冬前最好将鱼转移到其他容器,室内饲养。
乌龟中最温顺不咬人的就是中华草龟,它也是目前我国分布最广且最受欢迎的龟类,相较于鳄龟、巴西龟等肉食性乌龟,中华草龟的性格明显更加胆小。当它遇到危险时,大多是第一时间将头和四肢缩回壳中。
乌龟冬眠时出现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导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无法支撑3-4个月;2、环境温度过低,当气温达到0度以下时,则会冻伤甚至冻死乌龟;3、乌龟年龄或者体型过小导致抵抗力较弱,就很容易冬眠时死亡。
乌龟一个月不换水大多是不会死的,但有很大可能会因为水质环境恶劣而出现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虫等,这对乌龟的身体和皮肤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比如皮肤腐烂、泛白,甚至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鸿发世纪城东门14号楼103号门面
电话: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号长青广场商务中心1层A座
电话:13397153577
地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门
电话: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号奥山创意街区5号楼独栋
电话:13377857323
地址:关山大道金地太阳城A栋C-8号
电话:18971692583
谢先孝主治医师
擅长犬猫传染病治疗,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细胞学检查和犬猫常规外科手术。
阳炳中执业兽医师
擅长大小宠疾病
黄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长麻醉学、常规外科手术
张雨龙高级助理
擅长猫科行为学、鼻腔疾病、内分泌疾病
陶虹宇药房主管
擅长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室检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