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 视频3 视频4 视频5 视频6 视频7 视频8 视频9 视频10 视频11 视频12 视频13 视频14 视频15 视频16 视频17 视频18 视频19 视频20 视频21 视频22 视频23 视频24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 视频文章3 视频文章4 视频文章5 视频文章6 视频文章7 视频文章8 视频文章9 文章1 文章6 文章11 文章16 文章21 文章26 文章31 文章36 文章41 文章46 文章51 文章56 文章61 文章66 文章71 文章76 文章81 文章86 文章91 文章96 二级1 二级6 二级11 二级16 资讯1 宠物1 医生1 疾病1 关键字专题1 关键字专题101 关键字专题201 关键字专题301 关键字专题401 关键字专题501 关键字专题601 关键字专题701 关键字专题801 关键字专题901 关键字专题1001 关键字专题1101 关键字专题1201 关键字专题1301 关键字专题1401 关键字专题1501 关键字专题1601 关键字专题1701 关键字专题1801 关键字专题1901
观赏鱼第一次养鱼养什么鱼合适?孔雀鱼可以了解一下 水族箱换水的正确方法,给大家总结了四点 新鱼入缸必须三天后喂食吗?情况也分为很多种 为什么孔雀鱼老是跳缸?主要是这4个原因 水草养不好总是发黄怎么办?分享十条养水草的“金科玉律” 金鱼怎么快速发色?可以参考这4点 养鱼总是有鱼受伤怎么回事?通常就这些原因 观赏鱼受惊吓会怎么样?附常见受惊原因与解决办法 观赏鱼混养的注意事项,这6点一定要考虑 周转箱出水口好多泡沫怎么回事?附常见原因与处理措施 国斗鱼饲养指南:如何养好国斗鱼? 谈谈灯光对龙鱼的影响有哪些,灯光的作用与用法详解 新鱼到家的正确处理步骤图解,这6个过程你做到位了吗? 鱼缸只养一条鱼是不是不好?我来详细说道说道 为什么我养金鱼老死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魔王松鼠幼崽怎么养?盘盘新手养松鼠的准备 特殊小宠魔王松鼠介绍,侃侃魔王松鼠的特点与喂养方法 魔王松鼠能长多大寿命多长?饲养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魔王松鼠能长多大寿命多长? 雪地松鼠公的还是母的好?盘点公母雪地松鼠的区别 魔王松鼠好不好养?为什么名字起的这么霸气 鱼缸水体总是发臭怎么办?这5点很常见也好解决 筏钓灯是不是越亮约好?手把手教你挑选筏钓用灯 鱼缸滤材的种类大全与作用详解,养鱼人必备知识分享! 养金鱼没阳光能养吗?无阳光养金鱼方法 古法养鱼的6大心得,凡换水,必先备水一缸晒之 猫是比较怕冷的!注意了毛多可不代表抗冻 七种常见的鱼缸过滤方式,优缺点对比分析 金鱼新手繁殖攻略:金鱼苗缸抽底换水和过滤方法介绍 什么水草好养又好看?4种常见鱼缸观赏水草分享 便宜又好养,今年小观赏鱼热销 鱼缸玻璃胶用哪种?DIV鱼缸玻璃胶品牌分享 水族箱常见加温设备,及各自的优缺点介绍 虎皮鱼是什么鱼?虎皮鱼百科知识介绍 蛋龟苗子怎么养?需要注意什么 鱼缸死过鱼需要大换水消毒吗?常见情况分析与处理措施分享 热带鱼最易患病大全!一文看懂教你识别与预防 罗汉鱼快速起头的几个方法,赶快收藏起来! 鱼缸缸壁上出现的白色虫子是什么?鱼缸产生蛋白虫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水质浑浊改怎么办呢?鱼缸浑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买水族箱要考虑哪些问题?水族箱布置方法与注意事项
宠搜网_宠物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友情提示

功能升级中,敬请期待!

确定
当前位置

为什么观赏鱼会经常养死呢?看看是不是忽略了这4点

提问:小小宠 来源:宠搜网
医生回答

差不多一个月前,有一位鱼友的鱼缸里几乎每天都会死一条鱼,包括红剑尾鱼、孔雀鱼和迷你鹦鹉鱼,死去的鱼体表和鱼鳃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他问我这是什么原因。

这位鱼友提供的情况:刚开缸饲养一个月,加热棒 24 小时开着并保持 28℃,溶解氧足够,胡乱加了一些硝化细菌,没有用过什么药物。

根据这些小罗跟他说,这应该是水质有问题,不是氨氮超标就是亚硝酸盐超标了。但是他没有测量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试剂,所以当下也不好说是什么原因,不过他马上在网上买了测试的试剂。

当时小罗跟他说可以换二分之一的水,加 0.01% 的海盐或粗盐进去,并停止喂食。不过这位鱼友的求知欲比较强,他说要等试剂到了测水质看看,于是就没换水又等了两天,鱼缸里的鱼差不多都死了。

测试的结果是亚硝酸盐超标了,测试的溶液呈深紫色,连比色卡都有点多余的那种。这样的话,鱼死得也不算不明不白了。只是小罗有点好奇,迷你鹦鹉鱼孔雀鱼混养?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上图就是迷你鹦鹉鱼死的时候拍的,从体表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原因。想要知道鱼生病或者死亡的原因,得靠多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表现,综合各种情况来判断,因为鱼一旦离开水面,我们就很难观察到它有什么症状了。

而观赏鱼感染疾病的原因,无非就以下这 4 种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和鱼自身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其实环境因素小罗之前都有说过,会影响观赏鱼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温、水质等。

(1)水温

鱼是变温动物,也就是冷血动物,它们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体温会顺应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鱼对水温的变化很敏感,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观赏鱼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它们应对水温突然改变的能力极差。

当水温急剧升高时,观赏鱼的代谢速率也会随之快速上升,同时对氧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升高,但是此时水体中的溶氧量却在减少(温度高溶氧量就低)。所以,此时有可能导致观赏鱼缺氧,并使行为发生改变,比如丧失平衡感、食欲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机体损伤、感冒、抗病能力减弱,甚至直接死亡。

当水温急剧下降时,观赏鱼的代谢速率也会随之快速下降,体温也一样随之降低,如果水温较低时观赏鱼产生的热能可能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可能使红细胞变性,导致丧失携氧能力,造成观赏鱼呼吸困难。

总之,不管是温度急剧升高还是急剧下降,对观赏鱼都是不利的,严重的会直接致死。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要求不一样,因此我们混养观赏鱼的时候要挑选适宜温度相差不多的鱼。换水的时候,新旧水温要保持平衡,最多控制在 1~2℃,超过 3℃ 就有可能引起鱼死亡。

当你的鱼缸里有鱼不间断的死亡,首先可以先想想近几天温度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换水的时候有没有控制好温差,这样好判断病因或死因。

(2)水质

鱼是生活在水里面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赏鱼的健康和生长。能影响水质好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酸碱度、溶解氧、透明度、氨氮、有机盐等理化指标。当然了,水温也是影响水质好坏的一个因素。

每种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不一样,只要在适宜的范围内,观赏鱼的生长发育都良好,但是水质环境一旦变差,就很有可能导致观赏鱼生病或者死亡。

比如氨氮含量超标,或者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就可能使鱼接连不断的死亡,严重时,会是急性中毒死亡,我们从鱼缸和鱼体甚至观察不出什么原因。

此外,换水时新旧水的酸碱度和硬度如果骤变,也很有可能导致观赏鱼发生机体损伤、免疫力减弱,甚至直接死亡。

当水温没问题,而鱼又接二连三死亡的时候,可以测一下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

如果是在室外池塘养殖观赏鱼,池塘底质的好坏也是会影响观赏鱼的生长和健康,不过我们一般是用水族箱饲养,小罗就不啰嗦讲底质了。

二、生物因素

这是引起观赏鱼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我们将致使鱼体生病的生物统称为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当然也包括一些原生生物,水螅、水生昆虫甚至藻类等。

一般来说,由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比如细菌性败血症、真菌感染的水霉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通常传染性疾病会有较明显的体表特征,用肉眼就能观察到,发病早期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到了中期要治疗就相对有点难度了。

寄生虫病的特点是发病速度和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但是这是建立在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治疗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比如白点病,如果发现得早,结合水温和药物治疗,不难治愈;但是如果没有加热棒又没有备用治疗的药物,拖个几天也许还不会死,但是要再治疗就难了。

当水质恶化,病原体的生长繁殖速度会加快,致病作用会更明显,同时传染性也就更强了。因此,保持水质稳定良好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水质好,鱼才会少生病或不生病。

幸好,不管是传染性鱼病还是寄生性鱼病,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多少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这样就可以及时治疗了。大规模爆发的急性传染病也有可能体表没有异常,比如出血性败血症。

三、人为因素

主要是操作不当的机械性损伤和喂食不当的营养性疾病。

(1)操作不当

比如换水、清洗、捕捞的时候,操作不当使鱼跳出来或碰到沉木、石头等,导致鱼鳞脱落或鱼鳍受损或鱼体出血等机械性损伤。

这样的鱼很容易感染疾病,水体中的细菌、真菌、霉菌或寄生虫会通过伤口侵入鱼体,比如水霉病烂鳃病等通常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感染的。

此外,新买的鱼和水草等可能带有病原体,如果没有经过消毒检疫就放入鱼缸,经常会因此把病原体和害虫带入鱼缸,危害到其他鱼的健康。比如新引入的鱼很容易感染白点病,水草上经常会附带螺卵或虫卵。

(2)喂食不当

喂食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喂过多或过少、饲料品种单一和饲料腐败变质。

喂食过多会导致观赏鱼消化不良,从而引发肠炎病,特别是像锦鲤金鱼这样没有胃的观赏鱼。喂食过少则可能导致观赏鱼变瘦、体质衰弱、免疫力下降等。

长期喂食单一品种的饲料会导致观赏鱼某些营养成分缺乏,这样就容易患营养性疾病。比如缺乏蛋白质会引起观赏鱼萎瘪病;缺乏钙、磷等矿物质时会导致观赏鱼软骨病、弯体病等;缺乏维生素C时会导致观赏鱼出现脊椎弯曲症等。

而如果喂食的饲料已经腐败变质,那不仅会败坏水质,还会促进细菌繁衍,更会直接导致观赏鱼生病,比如细菌性肠炎。

我们投喂时最好能够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具体投喂量并没有标准,要靠我们的经验来判断,以不留残饵为好。

四、观赏鱼自身的因素

有些观赏鱼,特别是新引入的,可能无缘无故就死了,水温水质这些都很正常,鱼体也看不出什么毛病来。这种很有可能就是自身的原因,比如年老体衰寿终正寝。

通常来说适当运动的人往往比缺少运动的人来得健康点,而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的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观赏鱼和我们人是一样的,它们的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鱼更强壮更健康,有些鱼则较瘦小较虚弱。

观赏鱼的鳞片、皮肤及黏液等可以抵抗病原体入侵,体表无损健康的鱼,病原体是很难侵入鱼体的。且当病原体侵入鱼体时,通常还有一层屏障,它们会被鱼体内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并吸引白细胞到达受伤部位,一同吞噬病原体,进而表现出炎症反应。

但是,当鱼比较瘦小虚弱或者年老体衰时,鱼体的免疫力比较低,吞噬细胞和白细胞就会很难阻挡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局部的病变会慢慢扩大,当超过鱼体的承受能力时,会导致发病死亡。

观赏鱼很少会真的完全无缘无故的死亡,我们要找到致死的原因,可以从以上的 4 个因素入手分析,并从中找出原因来。不过有时候观赏鱼死亡是人力无法挽救的事,因此我们要有这点心理准备。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缸养的鱼为什么经常死

家里鱼缸里的鱼老是死,多数是饲养技术问题,观赏鱼的非正常死亡主要有以下因素:

1、水温超出饲养对象的承受范围或在范围有剧烈波动;

2、水质pH值超出饲养对象的承受范围或在范围有剧烈波动;

3、水质硬度值超出饲养对象的承受范围或在范围有剧烈波动;

4、自来水困水不当,余氯超标;

5、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缺氧;

6、过滤系统设置不当或处理能力不匹配,造成氨氮、亚盐中毒;

7、营养盐控制不佳造成盐、磷酸盐中毒(仅限海水鱼);

养的鱼老是无缘无故就死了,怎么办?

观赏鱼无缘无故死亡的最大凶手就是鱼病,而观赏鱼感染疾病的原因,无非就以下这 4 种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和鱼自身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其实环境因素会影响观赏鱼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温、水质等。

(1)水温

鱼是变温动物,也就是冷血动物,它们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体温会顺应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鱼对水温的变化很敏感,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观赏鱼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它们应对水温突然改变的能力极差。当水温急剧升高时,观赏鱼的代谢速率也会随之快速上升,同时对氧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升高,但是此时水体中的溶氧量却在减少(温度高溶氧量就低)。此时有可能导致观赏鱼缺氧,并使行为发生改变,比如丧失平衡感、食欲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机体损伤、感冒、抗病能力减弱,甚至直接死亡。当水温急剧下降时,观赏鱼的代谢速率也会随之快速下降,体温也一样随之降低,如果水温较低时观赏鱼产生的热能可能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可能使红细胞变性,导致丧失携氧能力,造成观赏鱼呼吸困难。总之,不管是温度急剧升高还是急剧下降,对观赏鱼都是不利的,严重的会直接致死。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要求不一样,因此我们混养观赏鱼的时候要挑选适宜温度相差不多的鱼。换水的时候,新旧水温要保持平衡,最多控制在 1~2℃,超过 3℃ 就有可能引起鱼死亡。当你的鱼缸里有鱼不间断的死亡,首先可以先想想近几天温度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换水的时候有没有控制好温差,这样好判断病因或死因。

(2)水质

鱼是生活在水里面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赏鱼的健康和生长。能影响水质好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酸碱度、溶解氧、透明度、氨氮、有机盐等理化指标。当然了,水温也是影响水质好坏的一个因素。每种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不一样,只要在适宜的范围内,观赏鱼的生长发育都良好,但是水质环境一旦变差,就很有可能导致观赏鱼生病或者死亡。比如氨氮含量超标,或者亚盐含量超标,就可能使鱼接连不断的死亡,严重时,会是急性中毒死亡,我们从鱼缸和鱼体甚至观察不出什么原因。此外,换水时新旧水的酸碱度和硬度如果骤变,也很有可能导致观赏鱼发生机体损伤、免疫力减弱,甚至直接死亡。当水温没问题,而鱼又接二连三死亡的时候,可以测一下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盐等有毒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

二、生物因素

这是引起观赏鱼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我们将致使鱼体生病的生物统称为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当然也包括一些原生生物,水螅、水生昆虫甚至藻类等。一般来说,由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比如细菌性败血症、真菌感染的水霉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通常传染性疾病会有较明显的体表特征,用肉眼就能观察到,发病早期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到了中期要治疗就相对有点难度了。寄生虫病的特点是发病速度和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但是这是建立在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治疗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比如白点病,如果发现得早,结合水温和药物治疗,不难治愈;但是如果没有加热棒又没有备用治疗的药物,拖个几天也许还不会死,但是要再治疗就难了。

三、人为因素

主要是操作不当的机械性损伤和喂食不当的营养性疾病。

(1)操作不当

比如换水、清洗、捕捞的时候,操作不当使鱼跳出来或碰到沉木、石头等,导致鱼鳞脱落或鱼鳍受损或鱼体出血等机械性损伤。这样的鱼很容易感染疾病,水体中的细菌、真菌、霉菌或寄生虫会通过伤口侵入鱼体,比如水霉病烂鳃病等通常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感染的。此外,新买的鱼和水草等可能带有病原体,如果没有经过消毒检疫就放入鱼缸,经常会因此把病原体和害虫带入鱼缸,危害到其他鱼的健康。比如新引入的鱼很容易感染白点病,水草上经常会附带螺卵或虫卵。

(2)喂食不当

喂食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喂过多或过少、饲料品种单一和饲料变质。喂食过多会导致观赏鱼消化不良,从而引发肠炎病,特别是像锦鲤金鱼这样没有胃的观赏鱼。喂食过少则可能导致观赏鱼变瘦、体质衰弱、免疫力下降等。长期喂食单一品种的饲料会导致观赏鱼某些营养成分缺乏,这样就容易患营养性疾病。比如缺乏蛋白质会引起观赏鱼萎瘪病;缺乏钙、磷等矿物质时会导致观赏鱼软骨病、弯体病等;缺乏维生素C时会导致观赏鱼出现脊椎弯曲症等。

四、观赏鱼自身的因素

有些观赏鱼,特别是新引入的,可能无缘无故就死了,水温水质这些都很正常,鱼体也看不出什么毛病来。这种很有可能就是自身的原因,比如年老体衰寿终正寝。通常来说适当运动的人往往比缺少运动的人来得健康点,而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的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观赏鱼和我们人是一样的,它们的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鱼更强壮更健康,有些鱼则较瘦小较虚弱。观赏鱼的鳞片、皮肤及黏液等可以抵抗病原体入侵,体表无损健康的鱼,病原体是很难侵入鱼体的。但是,当鱼比较瘦小虚弱或者年老体衰时,鱼体的免疫力比较低,吞噬细胞和白细胞就会很难阻挡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局部的病变会慢慢扩大,当超过鱼体的承受能力时,会导致发病死亡。

为什么鱼缸里的鱼老是死?

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好转,很多人都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家中养殖宠物。对于人们来讲,最长养殖的宠物是小猫小狗,除此之外也有人喜欢养殖金鱼

然而在我们养殖鱼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鱼儿死亡的情况,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购买鱼苗来养殖。每年都在重复这样的过程,让我们也有些气馁和失望。

就我个人看来,之所以在浴缸里养鱼,总是会出现鱼儿活不长的情况,都是因为下面这些原因:

一、水质不好

鱼儿对于水质的要求特别高,尤其作为观赏鱼类就,更是鱼中的贵族。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工作繁忙的缘故,便忘记了及时给鱼儿更换新鲜水。

如果长期生活在差的水质中,鱼儿自然也就会生病、死亡。因为鱼缸内属于死水,没有新鲜的水补充进来,久而久之水体污染之后,鱼儿自然也就死亡了。

除了长久不更换水以外,还有可能是养鱼的人不够专业。直接用新鲜的自来水养鱼,这样也会导致鱼儿死亡的情况出现。

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消毒粉,十分不利于鱼儿的生存;一般情况下来讲,养鱼的自来水,需要在自然状态下盛放一天,然后才能用于鱼缸养鱼。

二、缺氧死亡

在养鱼的过程中,鱼儿也极容易出现缺氧死亡的情况。对于那些没有制氧功能的鱼缸来讲,因为天气的变化,以及鱼缸中水草的生长情况,都会导致水中氧气缺乏。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让鱼儿出现集体死亡的情况。如果我们发现的及时,及时的添加新鲜水,或者补充水中的氧气,就可以缓解这样的情况,从而减少鱼儿死亡的次数。

综合上面的情况看来,在用鱼缸养鱼时候,鱼儿之所以会死亡;一方面因为水质被污染,而另一方面也因为水体缺氧,导致了鱼儿死亡。

为什么我养金鱼总是会死啊?我每天都会给它换水啊,我隔一两天才给他喂一两颗鱼食啊?怎么死那么快啊?烦

一般死因有四个:第一,买回直接用自来水养,水温变化大,金鱼感冒;第二,喂得太多太饱,撑死;第三,买入的金鱼本身有病。第四,金鱼的密度太大,缺氧。

1 买鱼前的准备。准备好养鱼的容器。为了美观,一般用水族箱,配过滤设备。不过,玻璃水族箱比较难打理,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烧制的泥瓦缸。注入五分之四的自来水,静置三天以上。至少1天以上。这个过程中,自来水中的氯气会溢出,水温会逐渐升至和环境温度相当的温度。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不可忽略。2

挑选健康的金鱼金鱼品相虽然很重要,但健康更重要。要看金鱼无损伤,无白点,尾巴鳍条无黑斑(水质不好会导致金鱼鱼鳍变黑,并非体色自然变化),鳞片比较完整。捞起时挣扎有力(如果有气无力,一般买回后很难养活)。不要买太多,初养三到五条即可,最好是买小一点儿的,相对来说病要少点儿,还能在养鱼过程中享受到自己养的金鱼慢慢变大的乐趣。

3. 入缸前进行消毒。一般用一个较小的容器,取部分晾晒好的水,加入3%——5%的食盐,然后把装鱼的塑料袋连同原水放到里面,塑料袋要开口,避免金鱼缺氧致死,半小时后,用手试探塑料袋内的水和塑料袋外的水温度一致时,可把金鱼捞出,放到食盐水里。如果水温仍有温差,可继续等待,知道温差用手感觉不出后再捞鱼。这一步十分重要。

4. 消毒后的金鱼入缸。金鱼在食盐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可捞起放入准备好的缸里。如果是水族箱请开启过滤设备。

5. 入缸两天后喂食。喂食最好是选用活鱼虫。如果没有活鱼虫冻鱼虫或者成品鱼饲料也可以。投喂的量要把握好,以半小时到一小时内能够吃光为宜。开始尽量少投,逐渐加量,通过三到四天基本可确定每天相对固定的投喂量。

6. 喂食定时定量。金鱼是不知道饱饥的小动物。如果食物充足,它会不停吃。有的可能会饱胀而死;如果长时间吃不完,残留的食物会败坏水质,导致金鱼得病。总而言之,要少喂,勤喂,但不能不喂。每天至少喂一次,最多不超过三次。偶尔有事儿不在家,一周左右不喂也不会出问题。但是小金鱼没有足够的食物个体不会长大。

7. 适当换水。有过滤设备的水族箱每周抽出五分之一以上的水,加入晾晒三天以上、水温相当的新水;没有过滤设备的泥瓦缸,过一段时间用吸管抽取底部污物,然后加入等量晾晒过的新水即可。

8. 发现病鱼即时捞出单养。金鱼有生病的,大部分会传染,平时观察金鱼,发现离群、白点等症状时,单独捞出治疗,以免传染其他健康金鱼

注意避免金鱼死亡,尽量避免彻底、全部换水。因为,养出一缸好水是很不容易的。希望可以采纳,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视频

  • 乌龟冬眠后多久吃东西 冬眠后乌龟多久吃东西
    乌龟冬眠后多久吃东西 冬眠后乌龟多久吃东西

    乌龟在冬眠自然醒来后的10-15天会开始吃东西,乌龟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时苏醒。乌龟在冬眠自然苏醒后不会立即进食,主人不可以在这时给乌龟喂食过多,否则会导致乌龟死亡,最好是让乌龟先活动两天左右,等它彻底苏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还是不可过多。

  • 乌龟眼睛鼓包发白
    乌龟眼睛鼓包发白

    乌龟眼睛鼓包发白大多是发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时候也存在。乌龟眼睛鼓包发白这种病主要是由于饲养密度过大,水质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时候主要是因为水温环境的变化。

  • 巴西龟冬眠怎么养
    巴西龟冬眠怎么养

    巴西龟冬眠时主人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内铺上潮湿河沙,再用报纸层层覆盖,巴西龟会自行扒窝,之后每隔一周都喷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铺垫深度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将干草或水苔等覆盖即可。

  • 大水缸养鱼怎么鱼不死
    大水缸养鱼怎么鱼不死

    大水缸养鱼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备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网子能阻挡灰尘等异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时光照杀菌。3、过冬前最好将鱼转移到其他容器,室内饲养。

  • 乌龟哪个品种不咬人 哪种乌龟不咬人
    乌龟哪个品种不咬人 哪种乌龟不咬人

    乌龟中最温顺不咬人的就是中华草龟,它也是目前我国分布最广且最受欢迎的龟类,相较于鳄龟、巴西龟等肉食性乌龟,中华草龟的性格明显更加胆小。当它遇到危险时,大多是第一时间将头和四肢缩回壳中。

  • 乌龟冬眠为什么会死 乌龟冬眠死的原因
    乌龟冬眠为什么会死 乌龟冬眠死的原因

    乌龟冬眠时出现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导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无法支撑3-4个月;2、环境温度过低,当气温达到0度以下时,则会冻伤甚至冻死乌龟;3、乌龟年龄或者体型过小导致抵抗力较弱,就很容易冬眠时死亡。

  • 乌龟一个月不换水会死吗 一个月不换水乌龟会死吗
    乌龟一个月不换水会死吗 一个月不换水乌龟会死吗

    乌龟一个月不换水大多是不会死的,但有很大可能会因为水质环境恶劣而出现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虫等,这对乌龟的身体和皮肤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比如皮肤腐烂、泛白,甚至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白眼病。

热门宠物

猜你喜欢

  • 小猫拉稀带血是猫瘟吗?
    小猫拉稀带血不一定是猫瘟,也可能是体内寄生虫、肠胃疾病、或者饮食不当造成的,需要带小猫到宠物医院检查下,确认病情后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 狗感冒了吃什么药?
    狗狗感冒了吃什么药需要根据狗狗的实际情况来,如果狗狗是因为病毒感冒的那需要吃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其是因为伤寒感冒的,那我们可以使用驱寒的药物进行治疗,当然狗狗如果有炎症,我们还需要搭配着抗生素进行治疗,家长没有明确病因时不要胡乱用药。
  • 小猫感冒了怎么办?
    小猫感冒了我们需要找出感冒的原因,其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着凉引起的,或者是吹风引起的,我们需要尽快的找出原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我们需要尽快的治疗,其它情况我们要注意保暖并且根据病情来选择治疗的方法。
  • 泰迪感冒了吃什么药
    泰迪感冒了吃什么药需要根据狗狗的实际情况来,家长没有明确病因时不要胡乱用药。如果狗狗感冒症状比较轻微,比如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可喂食阿奇霉素、尼咳停、或者阿莫西林类药物,但一定要是狗狗专用药物,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标准;如果狗狗的感冒症状加重,比如高烧,寒战等,则需及时前往宠物医院治疗。
  • 猫咪长了猫癣要怎么治疗
    治疗猫癣,最好先清理患处,把皮屑擦掉,有硬痂的也最好擦掉。把患处的毛剪掉,可以让药物更直接的渗透到皮肤里避免真菌扩散。上药时需要给猫咪带项圈,防舔舐造成扩散和对皮肤的损伤。洗澡后要及时擦干吹干,避免细菌滋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