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在动物分科上属于无尾目,无尾目动物是领地观念强烈的动物,为了霸占地盘进行争斗是十分常见的。它们喜欢在潮湿或靠近水的地方栖息,繁衍方式多种多样。雄性通过叫声来吸引雌性,而每种青蛙的叫声也是各不相同的。跳跃是无尾目动物代表性的行动方式。无尾目成体是肉食动物,而幼体可以是肉食动物也可以是草食动物。无尾目通常吃活体猎物,且会整只吞下无须咀嚼,但碍于其口腔大小,限制了它们的捕食对象。
必须依靠水才能生存
无尾目动物为了保持身体湿润做出了诸多调整,当身体干燥时,它们会靠近水体或者潮湿的地方来恢复并保持皮肤湿润。有些无尾目动物通过保留体内尿素能够忍受极大程度的脱水,例如那些在沙漠穴居或高盐度环境下生存的蛙类。通常我们能够在池塘或土坡上看到青蛙的身影,因为那里的空气湿度相对比较大。
有些无尾目动物是群居性的。小蝌蚪可组成密密麻麻的蝌蚪群,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在水体中一起游动。当无尾目动物的幼体身体开始脱水时,它们会聚集在水塘里。目前已经有许多有关青蛙幼体为了避免身体干燥而成团聚拢的记载。大部分无尾目动物的成体在繁殖期会聚集在一起。此外,无尾目动物还具备躲藏能力,像擅长爬树的蛙类,会充分利用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体色,白天时会把自己藏在树木叶片之间冬季时,蛙类会藏匿在树干下、乱石间或树洞、崖穴里冬眠。
喜爱打架的家族
无尾目动物之间的斗争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动物行为。为了霸占地盘它们会与对手抗争到底,有时候它们曲起蛙背胀大肺部并抬起双腿试图吓唬对手。此外,它们之间的斗争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觅食领地。
无尾目动物的觅食
陆栖无尾目动物利用舌头来捕捉猎物。有些蛙类在身体向前扑的同时,会张开大嘴吞食猎物。水栖无尾目动物通过大口吸水把猎物吞入口腔内,例如苏里南蟾蜍。大部分的无尾目动物试图吞食猎物时通常会用前肢来控制猎物。通常而言,成体蛙吃节肢动物(蜈蚣、蜘蛛和甲虫等昆虫)、软体动物(蜗牛蛞蝓)、蚯蚓与脊椎动物(例如蟾蜍吃小鸟和老鼠)。它们会在昆虫常出没的地方静静埋伏。像在夜里光线暗淡时它们通常会出现在蜂群旁、水源附近(便于捕食昆虫)或蚂蚁行走的路上。它们还能记住这些地方的具体分布范围,具备返回原地的能力,英文中我们称之为“homing”。翻译成汉语也会归巢之意。
有利的气候条件与充足的猎物供给使无尾目动物能顺利捕捉到大量食物,但如果气候恶劣,食物紧缺,它们长时间不进食也是能够生存下去的。如果要举一个极端的例子,非条纹犁足蛙莫属它们深埋在土里,好几年不进食但仍能生存,通常会等雨季来临再出来觅食。
防御天敌
面对敌人,不同的蛙类有不同的防御方式:有些会纹丝不动;有些会胀大身子;有些会抬起前肢,露出外形酷似眼睛的腹股沟腺。为了躲避危险,它们会采用独特的排泄行为来消除自身的尿味,即使是水生的无尾目动物同样也有类似行为。在面临危险时,蛙类还能释放毒液。无尾目动物建巢穴不仅仅为了繁殖,也是为了保持身体湿润,而且当水灾来临时也可作为藏身之所。在行动方面,无尾目动物能行走、跑步与攀爬,但是跳跃是它们最具代表性的行动方式。而它们游泳时,只会用到后肢。此外,在树木之间自由滑翔也是无尾目动物的行动方式之一,例如黑掌树蛙。
无尾目在自然界主要的天敌是鸟类和蛇类,有些蛙类面临危险会保持纹丝不动,但是有些无尾目动物的防御方式非常有趣。比如说番茄蛙它们勇于展示自己靓丽的体色。这抹鲜艳的红色,作为警戒色警告着捕食者:不可以吃我,我的皮肤有毒!此外,它们还能将身体胀大,把自己变成一个圆鼓鼓的球体来吓唬捕食者。或者说,就它们这样的巨型体积,敌人根本无法下咽。在南美洲热带雨林里,生活着很多颜色鲜艳的蛙类,这些颜色都属于动物界的警告色,它们的皮肤都是具有毒性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无尾目类都有哪些动物?
达尔文蛙
这种相貌奇怪的蛙是用嘴巴作孵化器,也就是说,蝌蚪在嘴里发育。雌蛙在裸地产卵,大约15天后,雄蛙把卵子聚拢起来并吞下一些,雄蛙的发声囊承担育婴室直到蝌蚪变形为幼蛙。
沼蛙
无尾目蛙科,吻端钝圆,吻棱明显,背部棕色,沿背侧褶黑色纵纹,体侧有不规则黑斑。后肢有黑色横纹,鼓后方具灰黑色花斑,腹前白色,雄性咽侧下具外声囊。繁殖季节多在3~6月间。分布于我国四川河南、湖北、安徽及南方各地。
阔褶蛙
无尾目蛙科,雄性略小。皮肤粗糙,背面黄褶色,体侧色略浅,均有深化色斑。背侧褶,后肢背面颜色比背部略深,具清晰的黑褐色横纹。腹面浅黄白色,有的个体具灰色细斑点。每年4~5月产卵。分布于我国贵州、安徽、江苏及南方各地。
泽蛙
无尾目蛙科,吻钝尖,背部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呈分散排列的纵行肤褶,褶间具小疣粒。背面灰橄榄色或深灰色,背正中具有浅色脊线,四肢具横纹。雄性咽喉部黑色,腹部白色。第1趾上具发达的婚垫,趾间有蹼。1年可多次产卵。分布于山东、河南至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
大绿蛙
无尾目蛙科,雌雄性个体大小差异较大。躯体背面为鲜绿色,头侧、体侧及四肢浅棕色,上颌缘白色带绿,四肢深棕色,具横斑。皮肤光滑,背侧褶不明显。前臂较粗壮,第1指婚垫发达。分布于我国陕西、湖南、安徽及南方各地。
长趾蛙
无尾目蛙科,吻长而尖,体形修长,两脚长而纤细。背面绿色或棕色,夹有黑色斑点;具4~5条浅色行线纹,1条在背正中口在两侧背侧褶上各有2条。四肢有深棕色横纹。腹面白色,四肢腹面略带。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岛和香港。
绿臭蛙
无尾目蛙科,体形较大。背部深绿色,背部后端及体侧棕色,散有黑色麻斑。自吻至眼前角有细黑线,颌缘灰、间有黑色纹。四肢浅棕色,间有黑龙江色横纹,腹面浅,散有细黑点。每年秋冬季繁殖。分布于我国四川、贵州、甘肃、湖北、湖南和广西等地。
金线蛙
无尾目蛙科,体形中等,雄性略小。体背面绿色或橄榄绿色,背侧褶及鼓膜棕;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明显,股后方有金纵纹。腹面鲜或略带棕色点,咽喉及更为显著。雄性咽侧具声囊。第1指具婚垫。每年4~6月产卵。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和台湾等地。
胃蛙
胃蛙有一种奇特生育方式。它虽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小青蛙,但不像其他蛙类那样把卵产在水里,先孵化出蝌蚪,再由蝌蚪为青蛙。胃蛙是在胃里孵卵、,从嘴里生出小青蛙。
这种蛙类有一个特别的胃,一到繁殖季节,蛙胃完全由消化食物的功能转化为一种临时的“子宫”。生殖时,雌蛙产卵于水中,当卵受精后,再把受精卵全部吞进胃里。不久,蛙卵便在胃内孵化成蝌蚪,并成为幼蛙。约经过八个星期,雌蛙张开大嘴,把幼蛙从胃口吐出。这些新生幼蛙跳出母蛙嘴后,一般都在母体周围活动,待稍大些后才自由行动。
据研究发现,雌胃蛙“怀孕”后,胃逐渐变得很大,甚至把雌蛙的肺完全压扁而无法呼吸,最后只得由皮肤来代替呼吸器官。
没有尾巴的动物有哪些 没有尾巴的动物有什么
1、没有尾巴的动物油螃蟹、田螺、蟑螂、蜗牛、河蚌、蜘蛛、蛇、螳螂、海星、毛毛虫、蝴蝶、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蚂蚁、青蛙、、苍蝇、蜜蜂、蚊子、树袋熊等。
2、对动物来说,尾巴必不可少。一旦它们失去了尾巴,就会给它们带来许多麻烦和灾难。游泳用的尾巴鱼的各种游泳动作,是依靠鳍的运动。如果断了胸鳍,鱼就前沉;若把背鳍切除,鱼便后沉。假如把尾巴,即尾鳍割去,鱼便失去方向,不能前进。这说明鱼体是靠尾巴推进转向的。飞行用的尾巴鸟的尾巴在飞行时起着舵的作用。
地球上除了人,还有什么动物没有尾巴?
哺乳动物除了人以外,蹄兔目、灵长目中的长臂猿科、猩猩科,以及袋鼠目中的树袋熊都没有尾巴。另外猬形目、披毛目、袋鼠目袋熊科的尾极短,近似没有。两栖动物中的青蛙、蟾蜍没有尾巴。另外一些低等的生物更是有很多没有尾巴,如蜗牛 河蚌、蜘蛛、螳螂、海星、毛毛虫、蝴蝶等等。
除了人以外,还有什么动物没有尾巴?
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等类人猿都没有尾巴。
两栖动物中也有一类成体没有尾巴的,被称为无尾目,包括蛙、蟾蜍等。
而脊椎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则不考虑是否有尾巴这个概念,都认为是没有尾巴。
石斑鱼本身没有毒,石斑鱼的鱼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养,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宠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间隔12小时后再喂,直到21天后开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个月后就可开始喂食苜蓿草了,这时需要将球虫药磨碎后掺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为应激反应导致的,多数时候还伴有厌食、躲避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兔子的胆子很小,不仅是被打会受惊,即使是换个新环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员,也出现过兔子直接被吓死的案例。
鳄龟是家养乌龟中长得最快最大的品种之一,鳄龟分为小鳄龟和大鳄龟,科学饲养下大鳄龟每年可长1-2斤,最大能长到200-500斤。而小鳄龟最大也可长到38公斤以上,普遍体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想养大型龟的人群。
乌龟被摔到吐血,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存活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为乌龟吐血一般是由于内脏出现了破损导致。因此在乌龟摔成内伤后要立即治疗,首先可以给它灌服云南白药,3周内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鸿发世纪城东门14号楼103号门面
电话: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号长青广场商务中心1层A座
电话:13397153577
地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门
电话: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号奥山创意街区5号楼独栋
电话:13377857323
地址:关山大道金地太阳城A栋C-8号
电话:18971692583
谢先孝主治医师
擅长犬猫传染病治疗,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细胞学检查和犬猫常规外科手术。
阳炳中执业兽医师
擅长大小宠疾病
黄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长麻醉学、常规外科手术
张雨龙高级助理
擅长猫科行为学、鼻腔疾病、内分泌疾病
陶虹宇药房主管
擅长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室检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