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驯鹿,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圣诞老人的传说,这位慈祥的老者驾驶着驯鹿车为无数小朋友们送来祝福。为什么神话传说的主角是驯鹿,也许是基于它们强大的体能吧。驯鹿是陆生哺乳动物中一年内迁徙路程最远的物种。每年夏季它们都会返回荒凉的苔原中的同一块繁殖地,之后再向南跋涉到森林里越冬。超大群的驯鹿会穿越高山、河流和湖泊,每经过一个地点都可能需要花费数日。
鹿家族的迁徙冠军
作为迁徙距离最长的一种鹿,它们的迁徙之路,穿过北方区的针叶林与寒风肆虐的苔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它们的夏季和冬季栖息地通常相隔160~180千米,如果把冬夏栖息地内部的移动也计算在内,总距离要远大于此。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进行的一个无线电追踪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驯鹿每年可迁徙6000千米。
欧洲和俄罗斯的驯鹿曾被广泛驯养,如今仍被少数游牧民族,如拉普兰的萨米人(拉普人)和西伯利亚的涅涅茨人饲养。这些游牧民族跟随驯鹿群运动,在由驯鹿毛皮制作的帐篷中睡觉,并使用驯鹿拉的雪橇运输物品。
不同地区的品种差异
野生驯鹿群的数量差异很大,从数千只到数十万只不等,甚至更多。据估计有三个驯鹿群拥有50万只个体的规模。不同驯鹿群的迁徙距离也有很大的差异,取决于地形和天气状况。一般情况下,北方的驯鹿群最大,迁移距离最远。真正的远距离迁徙者通常是指那些在夏季迁徙至苔原的驯鹿裸地亚种。
驯鹿裸地亚种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支是在春季和秋季沿着阿拉斯加波库派恩河迁徙的以波库派恩河命名的鹿群。研究人员使用包括卫星遥感在内的多种调查方法对波库派恩驯鹿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2007~2008年,这一种群共有12.5万只个体,其中有近50只佩戴了卫星信号发射项圈。这些项圈能够定期提供精度在1000米以内的驯鹿位置信息,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实时追踪鹿群的运动情况。
驯鹿的年度周期
波库派恩鹿群在育空地区和阿拉斯加布鲁克斯山脉南部的部分地区越冬,然后北迁到北极国家野生生物保护区的滨海平原和丘陵地带的传统繁殖地。鹿群的年度迁徙不仅仅是两个地区之间的单向旅行,而是可以根据积雪和食物种类的变化分为八个季节。
冬季,驯鹿的主要食物是一种被称作石蕊的地衣,驯鹿可以使用角和蹄子挖出埋在雪地中的地衣。在3月或4月,这些食物被食用殆尽后,驯鹿会往北迁徙寻找更好的采食地。它们排成单行,踩着前面个体的足迹在深雪中艰难行走,在行走过程中会停下来寻找地衣和莎草。通过这种高效的步法,它们每天能以最少的能量消耗行走50千米。驯鹿被认为能通过视觉地标、电磁场和太阳来确定迁徙路线。一项研究表明它们沿着角度小于15度的狭窄通道迁徒。
5月底,驯鹿最终会到达长满茂盛的新生羊胡子草的草原,在这里它们可以尽情采食。驯鹿群中怀孕的雌鹿会比雄鹿和幼鹿提前到达。数年的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分娩都发生在6月1日到10日之间。突然间大量出现的小驯鹿会混淆捕食者—主要是狼和棕熊的判断,使得被捕食的驯鹿数量降到最低,同时也保证了整个驯鹿群的同步迁徙。别小看刚刚出生的小麋鹿,这些小家伙在出生一到两天以后,就拥有极强的运动能力,甚至可以和一些人类的跑步运动员相媲美,这在食草动物是还是非常罕见的,牛羚和斑马的幼崽在刚出生不久以后也能站起来,但是它们还不能很好地运动奔跑,只能在母亲身边跌跌撞撞地走几步,但是小驯鹿出生很短时间就已经可以跑步了。
被蚊虫叮咬
7月初,温暖潮湿的苔原空中充斥着蚊子和牛皮蝇,追使烦的驯鹿集结成群到海岸或冰原上寻找躲避处,那里凉爽多风的气候使这些昆虫无法生存。如果不采取这些办法,一只在苔原生活的成年驯鹿每周可能被吸去约1升的血。驯鹿在7月底离开海岸,向南游荡到高原地区,在那儿呆到9月或10月初。最后前往繁殖地,再从那里迁往它们位于森林中的越冬地,并开始下一个循环。
驯鹿的迁徙之旅是非常艰辛的,除了要小心蚊虫叮咬之外,还必须谨慎北极狼,它们捕杀驯鹿的幼崽为食,根据科学家统计,近七成小驯鹿在迁徙过程中死亡都是因为北极狼捕杀造成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驯鹿是什么?
【中文名称】:驯鹿
【拉丁学名】:Rangifer tarans
【俗名】:角鹿
【英文名】:Rein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未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濒危等级】: 稀有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森林、沼泽地带
【保护措施】:迁地保护
【国内分布】:黑龙江
【保护价值】:驯鹿为珍贵动物,茸、肉、皮、乳均可利用。中国黑龙江省的鄂温克族用它作交通运输工具。
什么是驯鹿,什么是梅花鹿?
驯鹿
又称角鹿,俗称“四不象”。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北部,数量极少,是我国珍稀动物。雌雄头上都有长角,分叉很多,多者超过30叉,故称“角鹿”。长相奇特,真是角象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因此得了个“四不象”的俗名。
驯鹿肩高1米多、悬蹄发达、尾极短。夏毛深褐,冬毛棕灰。性情温顺、有蛮劲,耐寒、善游泳。栖息寒带针叶林,以地衣、嫩枝、谷类、草类为食。除采取鹿茸外,皮毛柔软防潮防寒,肉可吃,乳营养丰富。
梅花鹿
偶蹄目鹿科,是鹿科中体形适中、花斑最美的一种。鹿茸就是梅花鹿、马鹿等未骨化的鹿角。梅花鹿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生数量稀少,东北仅分布在长白山地。
梅花鹿身体匀称,四肢细长,尾巴短,身长1.5米左右,体重100公斤左右。雌鹿不长角,雄鹿生有一对分杈角。毛色夏季为栗红色。身体两侧整齐而明显地生有白色圆斑,远望犹如朵朵梅花,故名梅花鹿。到了冬季,毛色为烟褐色,白斑消失。
雄鹿第二年开始生角,每年增一杈,五岁后共分四杈而目。每年春季旧角脱落,生出新角,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鹿茸。成长雄鹿,一年锯收两次鹿茸。
鹿肉可食。鹿皮能制革或入药。鹿血、角、骨、胎、脯、鞭、尾、筋、肾等均供药用。梅花鹿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还是著名观赏动物。
驼鹿
它是鹿类中最大的一种。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数量稀少,是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身长2米多。头部又大又长。鼻形如驼,长而下垂。毛色棕、黄、灰混合。肩上突起很高一座驼峰,故得名“驼鹿”。
驼鹿栖息森林湖沼附近,性孤不喜群居,善游泳。除可采用鹿茸外,肉可食,皮可制革。鼻子俗称犴鼻子,与熊常、猴头、燕窝齐名,合称为我国北方四大名菜。
驯鹿是典型的什么动物?
驯鹿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以各种植物为食,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也是鹿科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和北美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其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
习性
生活在冻土苔原带上的驯鹿,堪称生命的奇迹。上苍要“饿其体肤”,驯鹿就降格以求,练就了用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充饥的能力。驯鹿的两角之间可拓展到近2米,分枝繁复超过30叉,有利于大面积扫雪觅食。
驯鹿进化出的鹿科动物中的最阔蹄子,可从深达1米的坚硬雪里刨出食物,也易于在深雪、密林、沼泽中长途跋涉、快速行走。
驯鹿是典型的什么动物?
驯鹿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以各种植物为食,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也是鹿科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和北美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其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
驯鹿文化
圣诞老人坐的雪橇,就是用驯鹿(Reindeer)来拉的,领头的圣诞驯鹿名字叫鲁道夫(Rudolph),有个红鼻子。
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驯鹿有9只:鲁道夫(Rudolph)、猛冲者(Dasher)、跳舞者(Dancer)、欢腾(Prancer)、悍妇(Vixen),大人物(Donder),闪电(Blitzen), 丘比特(Cupid),(彗星)Comet。八只负责出力拉,其中一只“红鼻子鲁道夫(Rudolph)”是开路的领头鹿。
石斑鱼本身没有毒,石斑鱼的鱼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养,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宠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间隔12小时后再喂,直到21天后开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个月后就可开始喂食苜蓿草了,这时需要将球虫药磨碎后掺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为应激反应导致的,多数时候还伴有厌食、躲避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兔子的胆子很小,不仅是被打会受惊,即使是换个新环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员,也出现过兔子直接被吓死的案例。
鳄龟是家养乌龟中长得最快最大的品种之一,鳄龟分为小鳄龟和大鳄龟,科学饲养下大鳄龟每年可长1-2斤,最大能长到200-500斤。而小鳄龟最大也可长到38公斤以上,普遍体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想养大型龟的人群。
乌龟被摔到吐血,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存活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为乌龟吐血一般是由于内脏出现了破损导致。因此在乌龟摔成内伤后要立即治疗,首先可以给它灌服云南白药,3周内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鸿发世纪城东门14号楼103号门面
电话: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号长青广场商务中心1层A座
电话:13397153577
地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门
电话: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号奥山创意街区5号楼独栋
电话:13377857323
地址:关山大道金地太阳城A栋C-8号
电话:18971692583
谢先孝主治医师
擅长犬猫传染病治疗,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细胞学检查和犬猫常规外科手术。
阳炳中执业兽医师
擅长大小宠疾病
黄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长麻醉学、常规外科手术
张雨龙高级助理
擅长猫科行为学、鼻腔疾病、内分泌疾病
陶虹宇药房主管
擅长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室检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