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 视频3 视频4 视频5 视频6 视频7 视频8 视频9 视频10 视频11 视频12 视频13 视频14 视频15 视频16 视频17 视频18 视频19 视频20 视频21 视频22 视频23 视频24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 视频文章3 视频文章4 视频文章5 视频文章6 视频文章7 视频文章8 视频文章9 文章1 文章6 文章11 文章16 文章21 文章26 文章31 文章36 文章41 文章46 文章51 文章56 文章61 文章66 文章71 文章76 文章81 文章86 文章91 文章96 二级1 二级6 二级11 二级16 资讯1 宠物1 医生1 疾病1 关键字专题1 关键字专题101 关键字专题201 关键字专题301 关键字专题401 关键字专题501 关键字专题601 关键字专题701 关键字专题801 关键字专题901 关键字专题1001 关键字专题1101 关键字专题1201 关键字专题1301 关键字专题1401 关键字专题1501 关键字专题1601 关键字专题1701 关键字专题1801 关键字专题1901
狗狗爪子变红的常见原因 动物白内障手术与人类白内障手术的区别 浅谈犬葡萄中毒 让狗狗远离腰椎间盘突出 如何快速检查狗狗走路异常 如何快速检查狗狗走路异常 不容忽视的狗狗口臭问题 狗狗皮肤病的预防原则 狗狗生病后不能乱用药 不容忽视的狗狗感冒 狗狗螨虫怎么治? 狗狗驱虫多少钱? 狗狗犬瘟热怎么治? 狗狗抽筋时的注意事项 狗狗痉挛的症状及处理办法 狗狗痉挛的症状及处理办法 狗狗痉挛的症状及处理办法 一例犬胃扭转的诊治 幼犬腹泻与翻肠子 狗狗被动吸烟患癌几率大大提高 春季驱虫大作战 宠物多大适合做绝育手术 犬心丝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详解松狮犬的生产过程 松狮犬怀孕各阶段护理 狗狗骨折的详细介绍 狗狗牙龈炎的预防措施 引起狗狗牙龈炎的原因 犬扩张型心肌病 狗狗感冒的几种治疗方法 和狗狗感冒症状相似的疾病鉴别 正确认识狂犬病症 犬骨盆骨折 一例犬头部外伤的急救处理 一例犬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病例分析 狗狗咳嗽可能是心脏病引起 狗狗胃溃疡的症状及治疗 如何预防狗狗牙龈炎 如何预防狗狗牙龈炎 如何鉴别宠物的紧急情况
宠搜网_宠物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友情提示

功能升级中,敬请期待!

确定
当前位置

关于寄生虫病传播的概述

提问:小小宠 来源:宠搜网
医生回答

泰迪犬(详情介绍)

由于气温回升,寄生虫萌动,环境消毒差会导致犬大面积感染寄生虫,据调查,某宠物医院一个月内收治由寄生虫感染的犬病十五例。其中与细小病毒混感三例、鞭虫引起的十一例、趾间脓皮一例。

一. 寄生虫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下列几方面

1.土壤: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期存活于地面的土壤中。如蛔虫卵、鞭虫卵在粪便污染的土壤发育为感染性卵;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虫卵在土壤发育为感染期幼虫。

2.感染与接触土壤有关:水多种寄生虫可通过饮水而达到体内,食物主要是蔬菜与鱼肉等食品。蔬菜常成为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如感染性蛔虫卵、鞭虫卵、钩虫的感染期幼虫,以及原有包囊等,皆可以由食用未洗净或未煮熟的蔬菜而传播,疥螨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而传播。

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经口感染:

多种寄生虫的感染期可以通过食物、饮水。如蛔虫、鞭虫、蛲虫等。经皮肤感染.有的寄生虫是其感染期主动地经皮肤侵入。

2.自身感染:

有的寄生虫可以在宿主体内引起自体内重复感染,如短膜壳绦虫的虫卵可在小肠内孵出六钩蚴,幼虫可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易感者是指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

三.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因素

1.自然因素

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和生物种群等。气候因素影响寄生虫在外界的生长发育,如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在土壤中的蠕虫卵和幼虫的发育;气候影响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孳生活动与繁殖,同时,也影响在其体内的寄生虫的发育生长,如温度低于15~16摄氏度或高于37.5摄氏度,疟原虫便不能在蚊体内发育。温暖潮湿的气候,既有利于蚊虫的生长、繁殖,也适合蚊虫吸血活动,增加传播疟疾。温度影响寄生虫的侵袭力。

2.生物因素

生活史的发育为间接型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是这些寄生虫病流行的必需条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简述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传染源

传染源是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3、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当人群免疫人口相对减少时,如新生儿的增加,集体免疫力降低,人群易感性高;反之,则人群易感性低,集体免疫力高。

寄生虫病的预防

应采取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对不同病种采用不同的有效方法。

1、大面积治疗患者,消灭贮存宿主,以消除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如消灭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

3、加强卫生教育,以改变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不熟的食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寄生虫

寄生虫学 第八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八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寄生虫病能在一个地区流行,该地区必须具备完成寄生虫发育所需的各种条件,也就是存在寄生虫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此外,尚受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这三方面因素有利于寄生虫病传播时,在此地区才可有相当数量的人获得感染,而引起寄生虫病的流行。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有人体寄生虫寄生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储蓄宿主(家畜,家养动物及野生动物)。作为传染源,其体内存在并可排出寄生虫生活史中的某个发育阶段,且能在外界或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例如感染多种蠕虫的带虫者或患者从粪便排出蠕虫卵;溶组织阿米巴带虫者可排出包囊;虫卵或包囊在排出时即有感染性,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发育到感染阶段(感染期)。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二)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人体寄生虫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下列几方面:

  土壤 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期存活于地面的土壤中。如蛔虫卵、鞭虫卵在粪便污染的土壤发育为感染性卵;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虫卵在土壤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人体感染与接触土壤有关。

  水 多种寄生虫可通过淡水而达到人体。如水中可含有感染期的阿米巴与贾第虫包囊、猪带绦虫卵、某些感染性线虫卵、血吸虫尾蚴和布氏姜片虫囊蚴等。

  食物 主要是蔬菜与鱼肉等食品。由于广大农村用新鲜粪便施肥,使蔬菜常成为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如感染性蛔虫卵、鞭虫卵、猪带绦虫卵和钩虫的感染期幼虫,以及原有包囊等,皆可以由食用未洗净或未煮熟的蔬菜而传播,旋毛虫、猪带绦虫可以通过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而传播。某些淡水鱼类可传播华支睾吸虫等。

  节肢动物传播媒介,很多医学节肢动物可作为多种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如蚊为疟原虫、丝虫,白蛉为利什曼原虫,蚤为膜壳绦虫的传播媒介。

  人体直接传播 人和人的直接接触可以直接传播某些寄生虫。如滴虫可由于而传播,疥螨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而传播。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经口感染 多种寄生虫的感染期可以通过食物、饮水、污染的手指、玩具或其他媒介经口进入人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方式。如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猪囊尾蚴等。

  经皮肤感染 有的寄生虫是其感染期主动地经皮肤侵入人体,如土壤中的钩虫丝状蚴、水中的血吸虫尾蚴以及疥螨、蠕形螨等直接侵入皮肤。有的寄生虫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媒介的刺叮经皮肤进入人体。如蚊传播疟原虫、丝虫、白蛉传播利什曼原虫。

  自身感染有的寄生虫可以在宿主体内引起自体内重复感染,如短膜壳绦虫的虫卵可在小肠内孵出六钩蚴,幼虫可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在小肠内寄生的猪带绦虫,其脱落的孕节由于呕吐而逆流至胃内被消化,虫卵由胃到达小肠后,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随血循环到达身体各部位,引起囊尾蚴的自身感染。

  逆行感染蛲虫在人体肛周产卵,虫卵可在附近孵化,幼虫经进入肠内寄生部位发育至成虫。

  经胎盘感染 有些寄生虫可以随母血,通过胎盘而使胎儿感染,如弓形虫、疟原虫、钩虫的幼虫等。

  此外,有的寄生虫可经呼吸道,如卡氏肺孢子虫;如滴虫经;如疟原虫经输血等途径进入人体。

  (三)易感人群

  易感者是指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人体感染寄生虫后,通常可产生获得性免疫,但多属于带虫免疫,当寄生虫从人体消失以后,免疫力即逐渐下降、消退。所以,当有感染机会即易于感染该种寄生虫。非流行区或在本地已根除疟疾的地区的人进入疟区后,由于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成为易感者。易感性还与年龄有关,一般儿童的免疫力低于成年人。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因素

  (一)自然因素

  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和生物种群等。气候因素影响寄生虫在外界的生长发育,如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在土壤中的蠕虫卵和幼虫的发育;气候影响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孳生活动与繁殖,同时,也影响在其体内的寄生虫的发育生长,如温度低于15~16摄氏度或高于37.5摄氏度,疟原虫便不能在蚊体内发育。温暖潮湿的气候,既有利于蚊虫的生长、繁殖,也适合蚊虫吸血活动,增加传播疟疾、丝虫病的机会。温度影响寄生虫的侵袭力,如血吸虫尾蚴对人体的感染力与温度有关。地理环境与中间宿主的生长发育及媒介节肢动物的孳生和栖息均有密切关系,可间接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土壤性质则直接影响土源性蠕虫的虫卵或幼虫的发育。

  (二)生物因素

  生活史的发育为间接型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是这些寄生虫病流行的必需条件,如我国血吸虫的流行在长江以南地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一致;丝虫病与疟疾的流行同其蚊虫宿主或蚊媒的地理分布与活动季节相符合。

  (三)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防疫保健以及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和生物因素在某一个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因素往往是可变的,尤其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和生物因素。经济文化的落后必然伴有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因而不可避免造成许多寄生虫病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社会因素是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至关重要。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一)地方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常有明显的地方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气候条件,如多数寄生虫病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流行且分布较广泛;与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有关,如吸虫的流行区与其中间宿主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又如黑热病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与媒介昆虫白蛉的分布也在长江以北地区有密切关系;与人群的生活习惯有关,如猪带绦虫病与牛带绦虫病多流行于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的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习惯吃生鱼或未煮熟鱼的地区;与生产方式有关,如钩虫病常流行于用人粪施肥的旱地农作物地区。

  (二)季节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生活史中需要节肢动物作为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寄生虫,此类寄生虫病的流行季节与有关节肢动物的季节消长相一致,如间日疟原虫的流行季节与中华按蚊或嗜人按蚊的活动季节一致;又如人源性黑热病与中华白蛉活动的关系一致。其次是人群的生产活动或生活活动形成感染的季节性,如急性血吸虫病常出现于夏季,人们因农田生产或下水活动接触疫水而感染血吸虫。

  (三)自然疫源性

  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这些寄生虫可以一直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人偶然进入该地区时,则可从脊椎动物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寄生虫病的这种自然疫源性不仅反映寄生虫病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同时也说明某些寄生虫病在流行病学和防治方面的复杂性。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寄生虫的生活史因种不同,有的比较复杂,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要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因素,采取下列几项措施,阻止寄生虫生活史的完成,以期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

  1.消灭传染源 通过普查普治带虫者和患者,查治或处理储蓄宿主。此外,还应做流动人口的监测,控制流行区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和水源的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以及控制或杀灭媒介肢动物和中间宿主。

  3.保护易感者 加强集体和个人防护工作,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改进生产方法和生产条件,用驱避剂涂抹皮肤以防吸血节肢动物媒介叮刺,对某些寄生虫病还可采取预防服药的措施。

  在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地区,以及各种寄生虫的具体情况,制订防治方案。对土源性蠕虫及经口感染的寄生虫的控制与消灭,首先是注意管好粪便、水源,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如华支睾吸虫和肺吸虫病的感染分别为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和溪蟹、蝲蛄引起的;猪、牛带绦虫病以及旋毛虫病系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牛肉所致,这些蠕虫病,也称食物源性蠕虫病,其防治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教育群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粪管和肉品检查、以减少传播机会。包虫病的防治则屠宰卫生管理和家犬管理及药物驱虫为主,结合我国疫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对病犬“无污染性驱虫”将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只有动员广大群众乃至全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搞好。所以必须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耳闻目睹寄生虫病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危害、认识到“区区小虫”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意义,使各级领导将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通过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宣传,增加群众预防寄生虫病的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这样才能开展群防群治,并巩固和提高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五、我国防治寄生虫病的成就和现状

  建国以后,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才被提到议事日程,首先对流行严重,危害最甚的五大寄生虫病的防治付 出极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50年代初期,我国疟疾的年发病人数逾3000万,1990年降到17.5万;1992年全国疟疾1829个流行县(市)中,已有937县(市)达基本消灭的标准。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12个省(市、区),患者人数达1190万,经过几十年防治工作,累计治愈病人1100万人;1992年底,全国380个流行县(市)已有259个县(市)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标准。淋巴丝虫病在建国初期估计感染人数为3099万,流行的15个省(区、市)的864个县(市),到1990年,除1个省28个县外,均已达基本消灭的指标。曾经流行于长江以北16个省(区、市)的665个县(市)的黑热病,患者达53万,经治疗病人和消灭媒介白蛉的措施,1958年即得到全面有效地控制,现在只有6个省(区、市)的30余个县有零星散在病例,70年代以来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对西北荒漠地区的散在病例和某些大山区局部流行的控制。

  但是,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已取得显著成绩的寄生虫病的疫情不稳定,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疫情反复。如疟疾流行因素尚无根本改变,海南、云南二省的恶性疟未得到有效控制,传疟的蚊媒难于消灭,仍广泛存在,加上人口的大量流动和恶性疟抗药性的增加,近年时有暴发流行和局部疫情回升现象;血吸虫病近年在某些原已控制的地区死灰复燃,急染人数增加,在洞庭湖、鄱阳湖等广大湖沼地区与地形复杂的川滇广大地区,钉螺分布面积大,这些湖区和大山区至今还在探求行之有效的科学防治办法;丝虫病经过多年的群众性服药治疗,虽然在控制传染源方面效果显著,但由于虫媒问题未能解决,此病威胁仍然存在,而且已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地区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在西北地区散在发生的黑热病病例从未间断,陇南、川北地区又出现新病例;此外,多种其他寄生虫病仍在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随着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兴起,国内外人民交往频繁,某些寄生虫病和媒介动物的输入,给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带来新问题。

  六、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的今后任务

  在全国基本完成了卫生部关于“七五”期间开展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决定的基础上,1992年8月1日卫生部又颁布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的文件。文件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明确指出:“控制和消灭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是90年代突出预防保健和农村卫生两个重点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总结和发扬建国以来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寄生虫的危害程度,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战略目标”。

  关于2000年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的总目标是:“继续控制疟疾,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巩固和发展黑热病的防治成果、降低钩虫病等土源性蠕虫病及包虫病、绦虫病和囊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等的感染率和发病率。”该文件对上述寄生虫病到1995年和2000年的防治目标均作出了具体规定,并提出,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开展阿米巴病、贾第虫病、弓形虫病等的调查研究和防治。1992年12月召开了全国血防工作会议,会议上明确了今后血防工作要继续贯彻“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加强领导,将各项防治任务落到基层”。同时制订了血防工作“八五规划”,对流行地区逐年逐步地提出消灭标准,包括减少钉螺面积,减少急性、慢性和晚期病人的数字等。提出加快血防改革步伐,努力完成“八五规划”规定的各项防治任务。

  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的方针、路线、目标和措施均已明确,为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但要使防治措施更有成效,尚需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贯彻科学防治的方针,以促进寄生虫病防治的深入进行。目前寄生虫病诊断和防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提高寄生虫病血清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巩固防治工作的成果,避免已基本消灭的寄生虫病的回升;疟疾和丝虫病防治后期的监测工作;晚期丝虫病患者的治疗;中间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的消灭问题;以及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相互关系,及探讨寄生虫病诊断技术;寄生虫疫苗制备等新课题,都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来解决。

  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极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群众性,需要各级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配合,专业人员的认真负责,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长期反复地努力工作,才有可能实现从控制直至消灭寄生虫病的目标。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

1、地方性: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经常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这种情况称地方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常有明显的地方性,这种特点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有关。

2、季节性:由于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条件会对寄生虫及其中间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的消长产生影响,因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如温暖、潮湿的条件有利于钩虫卵及钩蚴在外界的发育,因此钩虫感染多见于春、夏季节。

3、自然疫源性: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家里的生蔬菜板要分开。

2、要用流动水冲洗蔬菜和水果,将上面的虫卵和幼虫冲洗掉,常规的84消毒液是不能把虫卵和寄生虫杀死的。另外就是每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都有特殊的感染方式,必须了解,比如河蟹、虾,可能会感染肺吸虫病。

4、在吃河蟹和虾的时候一定要做熟、做透,而不要吃酒腌的、醋腌的、盐腌的、芥末的,这些都叫生的。在吃牛肉的时候一定要吃全熟的,而不要吃烧烤、涮,这种称为半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生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吸虫

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指的是什么?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是指某些寄生虫除寄生人体外,还能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脊椎动物在某些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是中间宿主,又是储存宿主,他们对人体感染起一定的传播作用,这些脊椎动物被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例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静脉血管中,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当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成虫后,成虫会在宿主肠道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侵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当人或哺乳动物接触含有尾蚴的水时,尾蚴会侵入皮肤发育为童虫,童虫再进入静脉血管发育为成虫。这样,钉螺就成了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保虫宿主在寄生虫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保虫宿主可以作为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使得寄生虫能够在其体内发育和繁殖,增加了寄生虫的传播机会。另一方面,保虫宿主也可以作为寄生虫的储存宿主,长期携带寄生虫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源。

为了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必须采取措施消灭或控制保虫宿主。例如,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也是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名词解释的作用:

1、帮助理解新知识:在学习新的概念、术语或理论时,通过查阅相关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新知识。名词解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洁、准确且易于理解的解释,使我们能够更快速地掌握新知识。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学术文章、专业书籍或新闻报道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或概念。如果对这些术语或概念不了解,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查阅相关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促进学术交流:在学术研究中,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经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术语或概念。通过查阅相关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术语或概念,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4、辅助写作和翻译:在写作和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或概念。如果对这些术语或概念不了解,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写作和翻译质量。通过查阅相关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术语或概念,提高写作和翻译质量。

相关问题

相关视频

  • 石斑鱼有毒吗
    石斑鱼有毒吗

    石斑鱼本身没有毒,石斑鱼的鱼子有毒。

  • 新生兔子怎么人工喂养
    新生兔子怎么人工喂养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养,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宠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间隔12小时后再喂,直到21天后开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个月后就可开始喂食苜蓿草了,这时需要将球虫药磨碎后掺入食物。

  • 兔子被打后很焉
    兔子被打后很焉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为应激反应导致的,多数时候还伴有厌食、躲避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兔子的胆子很小,不仅是被打会受惊,即使是换个新环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员,也出现过兔子直接被吓死的案例。

  • 什么乌龟能长很大
    什么乌龟能长很大

    鳄龟是家养乌龟中长得最快最大的品种之一,鳄龟分为小鳄龟和大鳄龟,科学饲养下大鳄龟每年可长1-2斤,最大能长到200-500斤。而小鳄龟最大也可长到38公斤以上,普遍体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想养大型龟的人群。

  • 乌龟摔了吐血还能活吗
    乌龟摔了吐血还能活吗

    乌龟被摔到吐血,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存活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为乌龟吐血一般是由于内脏出现了破损导致。因此在乌龟摔成内伤后要立即治疗,首先可以给它灌服云南白药,3周内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热门宠物

猜你喜欢

  • 小猫拉稀带血是猫瘟吗?
    小猫拉稀带血不一定是猫瘟,也可能是体内寄生虫、肠胃疾病、或者饮食不当造成的,需要带小猫到宠物医院检查下,确认病情后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 狗感冒了吃什么药?
    狗狗感冒了吃什么药需要根据狗狗的实际情况来,如果狗狗是因为病毒感冒的那需要吃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其是因为伤寒感冒的,那我们可以使用驱寒的药物进行治疗,当然狗狗如果有炎症,我们还需要搭配着抗生素进行治疗,家长没有明确病因时不要胡乱用药。
  • 小猫感冒了怎么办?
    小猫感冒了我们需要找出感冒的原因,其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着凉引起的,或者是吹风引起的,我们需要尽快的找出原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我们需要尽快的治疗,其它情况我们要注意保暖并且根据病情来选择治疗的方法。
  • 泰迪感冒了吃什么药
    泰迪感冒了吃什么药需要根据狗狗的实际情况来,家长没有明确病因时不要胡乱用药。如果狗狗感冒症状比较轻微,比如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可喂食阿奇霉素、尼咳停、或者阿莫西林类药物,但一定要是狗狗专用药物,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标准;如果狗狗的感冒症状加重,比如高烧,寒战等,则需及时前往宠物医院治疗。
  • 猫咪长了猫癣要怎么治疗
    治疗猫癣,最好先清理患处,把皮屑擦掉,有硬痂的也最好擦掉。把患处的毛剪掉,可以让药物更直接的渗透到皮肤里避免真菌扩散。上药时需要给猫咪带项圈,防舔舐造成扩散和对皮肤的损伤。洗澡后要及时擦干吹干,避免细菌滋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