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分离焦虑
孩子与父母分离,或到一个新环境,会焦虑,这种现象,心理专家称之为——— 分离焦虑症。而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狗的智力相当于14个月大的婴儿,也就是说,它的依赖性更高,如与主人分离,也会非常焦虑,一样有分离焦虑症,只不过,没有动物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一些总结。
宠物分离焦虑的表现
1.宠物的分离焦虑跟人其实是一样的,在主人外出的那段时间中,不安、焦燥,做出一些不能自控的行为。
2.比如舔自己身体某一个部位(自虐行为);嘶咬家具(破坏性行为);发出呜呜的声音(主人出门前忽然发生攻击行为);转来转去(阶段性的异常行为);无故吠叫;不在原先固定的地方解手。最严重的,当然是绝食,主人不在的时间里不吃不喝,让人颇为感动。
以上行为,一般在与主人分手或出门30分钟后就会表现出来。而当它再次看到主人时,会极度兴奋,有如全托的孩子见着了爸妈一样,有的小狗甚至激动得尿尿。
造成原因
不独立的小狗容易焦虑:
大多数情况下,狗是没有错误的,造成问题的恰恰是主人行为的不当。许多小狗如果没有经过正确训练或者受到溺爱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这种行为问题。因为它总是得到关注,从没有学会如何独自生活。
有的主人过分骄纵狗,过度的溺爱会让它认为自己的每一个心理需要都会得到满足,使得狗无法自立。有的主人和狗关系过分亲密,使狗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一旦环境改变,或与主人分离,比如把它寄养在宠物中心几天,它就会很不适应。
一般情况下,如果狗狗有了行为的问题,比如破坏东西等,主人会带它去看病———行为训练。但是,在狗狗有了“分离焦虑”的情况下,用训练的方法治疗这种疾病不是好办法,反而会适得其反。
有的主人认为主要是由于狗狗“觉得无聊”,于是,又买了一只狗陪它。这个办法确实可以给狗狗找到玩伴,让它们不再无聊。但是,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是狗狗离开主人后产生的不安症状,所以,找个伴儿对于这种症状本身不会有任何改善。
不过,主人们也不要认为情况很严重,只要明白该怎样正确对待,狗狗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如何治疗
当它是留在家里时
慢慢分离
为了帮助狗狗适应独处,应该慢慢地与它分离。开始时给狗狗一点零嘴,然后离开,并关上房门。几分钟后再度出现在狗狗面前。虽然只是那样短暂的分离,但狗狗仍会又叫又跳,好像主人从国外回来一般。这么做一定要让它知道,即使主人不在身边,它还是可以安然地过日子,之后逐渐拉长分离的时间,直到狗狗能够接受自己离开一两个小时,不受影响为止。
离开家
当狗狗能够接受主人消失一两个小时以后,主人就可试着离开家,看看它有什么反应,开始训练时,一天之内离开家可多达20次,最初狗狗会满怀极大的热情,好像迎接上帝降临一样欢迎你,但后来它似乎懒得理会主人跑到哪去了。
别抱它
当你准备外出时,不要夸张地对着狗狗又哄又抱,跟生离死别似的,只要告诉它出门即可,很快还会回来嘛,要让它感觉主人离开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给些零嘴
出门之前,不妨喂狗狗一些可口的小零食,尤其是那些和主人在一起时难得一尝的美味。如此一来,狗狗对美味的期待可能会胜过对主人的思念。假如能准备一些中间有洞的假骨头玩具,出门前将花生酱或乳酪等狗狗吃的东西抹在洞中,这种“神奇”的玩具可以让狗狗花上几个小时啃咬,而完全忘了主人跑到哪里去了。
先运动
出门前,可以先带狗狗外出运动一下,狗狗回到家里时消耗掉了过多的体力,甚至累得只想倒头便睡,根本没精神再去思念主人。
接受训练
受过良好训练的狗狗比较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更有自信。自信心强的狗狗自然不容易产生焦虑。所以闲暇的时候,你不妨将它教养成训练有素的优秀狗狗。
找个伴
由于狗狗属群居动物,因此只要能为它找个伴,就可大大缓解它对主人的思念,很多事例表明,除了另找一只狗做伴外,猫咪也会使它高兴起来的。
交流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科学家一致认为,狗狗是最善于理解人类的一种动物,尽管很多动物被证明比狗智商高,但在对人言行、表情甚至情绪的理解上没有什么动物能超过狗。因此经常与它交流不仅必要,而且最有效。除了食物、玩具、玩伴的安抚外,交流可能是最简便、最直接的办法,也是最平等、狗狗最愿意接受的办法。把你的故事与它分享,把你的计划说给它听,给它鼓励、给它赞美。这样更有助于你和它之间的感情沟通,更有助于它的身心健康。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狗狗分离焦虑症的原因和表现
一、狗狗分离焦虑症的原因
1、如果狗狗曾经被遗弃,或者是给新的监护人饲养,或者是生活环境改变,都可能会引发狗狗的分离焦虑症。
2、狗狗也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一旦生活规律被打乱,狗狗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进而引发分离焦虑症。比如主人平时是在家办公,那就可以和狗狗待在一起,但如果主人换了一份需要坐班的工作,那狗狗就需要独自在家,这就会导致狗狗产生焦虑。
3、如果家里有新的宠物到来,或者是经常和狗狗一起玩的宠物突然离开了,这也可能会导致狗狗产生分离焦虑。
4、一些疾病也可能会导致狗狗产生分离焦虑,比如尿路感染、膀胱括约肌无力、消化功能紊乱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会导致狗狗神经敏感。
二、狗狗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1、狗狗独处或与主人分离时会随地大小便,当狗狗独自在家或要与主人分离时,狗狗可能也会想要逃离房间,或者是拼命缠住主人。
2、狗狗在与主人分开时可能会不停吠叫或嚎叫,即便主人已经走了,狗狗也会一直叫,这种吠叫或嚎叫通常是持续性的。
3、患有分离焦虑症的狗狗可能也会拆家,就是不断撕咬家具、门框、玩偶等,而且这些行为也可能会导致狗狗受伤,比如牙齿断裂、爪子割伤、指甲受损等。
4、狗狗独自在家时,它可能会一直来回踱步或来回小跑,有些狗狗则会走路打圈圈或一直朝一个方向来回行走,而且狗狗也会吃掉自己的排泄物。
如果狗狗患有分离焦虑症,主人可以对其进行一些分离训练,但是训练狗狗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一时,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大家还有别的疑问,也可以咨询在线宠物医生。
狗狗分离焦虑症介绍
一般从来没有离开过主人的狗狗比较容易患分离焦虑症,它会对主人出门特别敏感,只要听到主人拿钥匙或开大门的声音就会紧张得跳起来,显得十分焦躁不安。而且在主人离开后,狗狗会到处寻找,或是在门口坐着一动不动地等。如果主人一直没有回来,狗狗还可能会乱咬家具,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这也是它缺失安全感的表现。
还有一些狗狗,主人在家时从来不吠叫,但一看见主人要离开,它就会不停吠叫,甚至主人走后也会狂吠不止。而且当狗狗独处时,它会因为内心不安而发抖,呼吸也变得急促。如果这种不安一直持续,狗狗很可能会拉肚子或呕吐。为了镇静情绪,狗狗还可能会一直自己的前脚等处,因为过度舐,这些地方可能会掉毛,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皮肤溃烂的情况。
狗狗的分离焦虑症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主人,且自己不知如何自处,而要缓解它的这些症状,必须慢慢来。为了帮助狗狗适应独处,主人应该慢慢与它分离。狗狗开始的时候,可以给狗狗一点爱吃的零食再离开,并关上房门,几分钟过后再回来。虽然只是短暂的几分钟,但看见主人回来狗狗还是会很高兴,因为在它的认知里,主人已经离开好久了。之后再慢慢拉长离开的时间,让狗狗知道,即使主人不在,它也可以安然度过。
为了缓解狗狗的分离焦虑症,主人在出门前不要对狗狗又亲又抱,好像要生离死别似的。主人只需要告诉狗狗自己要离开,并且马上就会回来,让它安心就可以了。在出门前,也可以带狗狗运动一下,这样它会消耗一定的体力,也就没有过多的精神去思念主人了。如果狗狗的分离焦虑症比较严重,也可以让它接受一些专业的训练,受过训练的狗狗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更有自信,自信心强的狗狗也就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者是给狗狗找个伴,因为狗狗属于群居动物,如果有个伴,也能缓解对主人的依赖。
当狗狗有分离焦虑症时,主人一定不要在它舍不得自己走时责骂它,因为它也只是想要释放自己的压力,如果在这个时候受到惩罚,它会更加心烦意乱,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狗狗的分离焦虑症已经严重危害它的身体健康时,主人一定要去宠物医院寻求帮助,不要任由病情发展下去。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向在线宠物医生咨询。
狗狗分离焦虑症
一、狗狗分离焦虑症的原因
狗狗患分离焦虑症一般由以下原因引起:1、宠主长时间不在家,狗狗孤独;2、狗狗缺乏运动和社交;3、狗狗的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狗狗坐立不安、在家里随地大小便和乱咬东西、在主人临出门前吠叫不止等是狗狗分离焦虑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了缓解狗狗的焦虑,宠主平时可以多陪陪爱犬,多带它出去外面溜达,或给它找一个玩伴,让它不那么依赖你。
二、狗狗患有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1、对主人外出很敏感
平常只要看到主人拿钥匙或开大门的就会非常紧张的跑过去,并且情绪变得焦躁不安。在主人离开后四处寻找主人,或在门口直直的坐着等着主人。
2、搞破坏
主人外出时之后,狗狗开始乱咬家具,或将地上弄得乱七八糟,做出很多破坏行为。
3、不停吠叫
当主人不在家或预感主人要出门时不停吠叫。主人在家里,狗狗不会乱叫,一旦主人出门就叫个不停。
4、在家里随地大小便
狗狗独自在家时出现随地大小便的行为也可能是狗狗分离焦虑症的表现之一,因为狗狗内心感到不安,于是控制不住的排泄。
5、狗狗自己独处时发抖
当狗狗内心不安时会不由自主的发抖,且呼吸急促。如果狗狗不安情绪一直持续,还有可能会出现拉肚子或呕吐症状。
6、狗狗独处时一直脚
狗狗独处不安时,为了使情绪镇定下来,狗狗可能会一直持续舐自己的某一个部位,如脚。而因为频繁过度舐,狗狗身上可能还会出现掉毛或皮肤溃烂现象。
三、狗狗患有分离焦虑症怎么办
1、不要让狗狗过度依赖自己。狗狗是群居动物,宠主可以尝试给狗狗找个玩伴。另外,宠主要让狗狗适应离别。出门的时候果断一些,不要因为狗狗吠叫,就心软回来安慰它。
2、多次训练狗狗。在临出门前30分钟开始忽略狗狗,如果狗狗在你回家后见到你很开心,你应该忽视它。主人在家里和狗狗互动、玩耍时要掌握主导权,让狗狗适时进退。
狗狗分离焦虑症无法用药缓解,宠主需要正确训练狗狗进行纠正,注意不要让狗狗对自己产生过度依赖。以上就是爪爪博士对狗狗分离焦虑症的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狗狗分离焦虑症
患有分离焦虑症的狗狗有如下一些或轻或重的表现:
搞破坏
自残
流口水
在屋内大小便
严重狂吠不止
呜咽或嚎叫
有些狗狗还会试图从家里逃出,导致门,窗户受到严重的攻击,抓挠,到最后甚至破门逃出。分离焦虑症是狗狗不良行为之一,常会导致被弃养,甚至安乐死。因为宠主实在无法处理,或者有些被不得不想办法降低噪音(比如接到投诉)。
狗狗是怎么样患上分离焦虑症的?
狗狗是怎么开始这一行为问题的?以及对于哪些狗狗可能患上这些,有没有预测性的指标可以关注一下?理论上,狗狗患分离焦虑症的原因分为天生(基因性的)或外在(环境因素)。有些狗狗可能患上分离焦虑症因为它们有潜在的情绪问题,比如平时就爱紧张和恐惧。或者因为在它们幼年还是狗宝宝时,过分粘着主人导致的。被领养或曾经生活在救助站的狗狗也是高危群体,或者曾经有走失经历的都容易患上。近年许许多多关于此的研究给出了彼此互相矛盾的结论,所以调研人员们仍然在积极地研究这一课题,希望可以发现让狗狗患上分离焦虑症的病因,尤其是因为预测说有29%-50% 的狗狗可能受到影响。这样的话,会非常棘手,非常不利于狗狗的健康,直接影响安乐死率。
面对患该病的狗狗,人类该怎么办?
病患狗狗应该去见一个有执照的动物行为专家如狗狗行为矫正师或动物行为分析专家,结合兽医的治疗。药物极有可能对安抚狗狗效果不显著,而它在无法冷静下来的时候,自然无法学习行为矫正技巧。狗狗行为矫正师 Katenna Jones, (ScM, ACAAB, CCBC, CDBC, CPDT-KA )这样说: “分离焦虑症很折磨人,当宠主的家被完全毁坏,狗狗也因此压力重重。
因为对宠物来说,它们无法理解主人离开以后还会回来这个事实。对我来说,很少有宠主和它们的狗狗能够坚持到底的。时间和耐心至关重要,唯有宠主具备这些,才有可能成功。”
有些狗狗,显示了一些与分离焦虑症相似的症状,就被宠主‘误诊’ 为患上此症。作为一个有执照的狗狗行为分析师,我经常见到狗狗们非常具有破坏性,精力充沛,吠叫不止,或嚎叫不止,但其实它们并没有患病。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它们年幼,幼年/青少年期的狗狗,因为无聊和寂寞枯燥,无处排解多余的精力。它会自己去找自认为有创造性的,破坏性的或者让人讨厌的事情去做,一般都是当宠主不在家的时候。
如果你的狗狗有以上的行为,要和专业的行为师沟通,制定一个计划。让他了解你狗狗的过往历史,然后决定狗狗是否需要体力上以及精神上的激发和鼓励, 或者看它是否有某些健康问题导致这一行为问题的发生。如果狗狗非常惧怕打雷或其他噪音。我们强烈建议找到合格的行为帮助机构,如美国兽医行为学家学院,动物行为学会和国际动物行为研讨中心(IAABC)等。
石斑鱼本身没有毒,石斑鱼的鱼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养,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宠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间隔12小时后再喂,直到21天后开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个月后就可开始喂食苜蓿草了,这时需要将球虫药磨碎后掺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为应激反应导致的,多数时候还伴有厌食、躲避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兔子的胆子很小,不仅是被打会受惊,即使是换个新环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员,也出现过兔子直接被吓死的案例。
鳄龟是家养乌龟中长得最快最大的品种之一,鳄龟分为小鳄龟和大鳄龟,科学饲养下大鳄龟每年可长1-2斤,最大能长到200-500斤。而小鳄龟最大也可长到38公斤以上,普遍体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想养大型龟的人群。
乌龟被摔到吐血,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存活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为乌龟吐血一般是由于内脏出现了破损导致。因此在乌龟摔成内伤后要立即治疗,首先可以给它灌服云南白药,3周内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鸿发世纪城东门14号楼103号门面
电话: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号长青广场商务中心1层A座
电话:13397153577
地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门
电话: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号奥山创意街区5号楼独栋
电话:13377857323
地址:关山大道金地太阳城A栋C-8号
电话:18971692583
谢先孝主治医师
擅长犬猫传染病治疗,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细胞学检查和犬猫常规外科手术。
阳炳中执业兽医师
擅长大小宠疾病
黄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长麻醉学、常规外科手术
张雨龙高级助理
擅长猫科行为学、鼻腔疾病、内分泌疾病
陶虹宇药房主管
擅长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室检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