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 视频3 视频4 视频5 视频6 视频7 视频8 视频9 视频10 视频11 视频12 视频13 视频14 视频15 视频16 视频17 视频18 视频19 视频20 视频21 视频22 视频23 视频24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 视频文章3 视频文章4 视频文章5 视频文章6 视频文章7 视频文章8 视频文章9 文章1 文章6 文章11 文章16 文章21 文章26 文章31 文章36 文章41 文章46 文章51 文章56 文章61 文章66 文章71 文章76 文章81 文章86 文章91 文章96 二级1 二级6 二级11 二级16 资讯1 宠物1 医生1 疾病1 关键字专题1 关键字专题101 关键字专题201 关键字专题301 关键字专题401 关键字专题501 关键字专题601 关键字专题701 关键字专题801 关键字专题901 关键字专题1001 关键字专题1101 关键字专题1201 关键字专题1301 关键字专题1401 关键字专题1501 关键字专题1601 关键字专题1701 关键字专题1801 关键字专题1901
为什么主人摸猫咪手 灵提犬跟格力犬的区别 剃刀龟怎么养,需要冬眠么 为什么我们会养猫咪 青海土狗藏狗和藏奏哪个厉害 剃刀龟怎么分公母,多大可以分清公母 跳跳犬是什么哪里多 为什么狗不能养猫咪 日本狐狸犬图片价钱 剃刀龟怎么繁殖,多大可以繁殖 雪是藏吗纯种雪赘 为什么总是被猫咪抓到 剃刀龟需要晒太阳吗,需要晒多久 猎狐犬雷克斯读后感 为什么独居的人喜欢猫咪 土狼犬性格配招推荐 剃刀龟需要晒台吗,需要黄蜡石吗 为什么春天猫咪打架多 很聪明的狗狗品种 剃刀龟需要加温吗,水温最低多少 剃刀怎么养出放射纹,背上的放射纹会消失吗 长鼻子狗是什么品种 为什么早上猫咪舔人脸 小剃刀龟怎么养,喂什么食物好 真后悔养了雪纳瑞真的太难养了 狗哭要死人是迷信吗 为什么很难和猫咪分开 圆澳龟不吃东西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原生奏与藏奏的区别 雪纳瑞的优缺点越养越讨厌 为什么喜欢站立的猫咪 圆澳龟吃什么,多久喂一次 原生藏獒咬死狼 挪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能随便遗弃猫咪 圆澳龟好养吗,怎么养长得快 士松狗和熊犬的区别 圆澳龟可以冷水过冬吗,怎么过冬 为什么有的小孩怕猫咪 80斤的拉布拉多犬值多少钱
宠搜网_宠物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友情提示

功能升级中,敬请期待!

确定
当前位置

藏和蒙古赘的区别

提问:小小宠 来源:宠搜网
医生回答

藏和蒙古赘的区别有很多的,一般是藏獒的体型看上去会更肥,而蒙古獒看上去相对比较小。蒙古獒也叫作蒙古犬,来自于蒙古地区,藏獒来自于西藏地区。藏獒生活在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地方,所以它的鼻腔与胸腔会比蒙古獒宽阔一些。蒙古獒的嘴部会比藏獒尖一些,同时毛色也比较杂。

藏獒体内所具有的原始兽性更多一些,蒙古獒对主人更忠诚、温顺,而且蒙古獒的团队精神更强。战斗力方面藏獒十分凶猛,但是耐力有限,而蒙古獒进攻无声无息,耐力十足,经常追寻猎物到30-40公里外。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蒙古族与藏族有什么区别

蒙古族与藏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名称来源、人口分布以及历史源流等方面。

一、名称来源

1、蒙古族

“蒙古”最初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它逐渐吸收和融合了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最终成为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意味着“质朴”,也有人认为其原意是“天族”。“蒙古”一词在唐代的文献中首次出现,当时的汉文译名为“蒙兀”。到了元代,“蒙古”成为了汉文中的标准译写,意为“永恒之火”。

2、藏族

“藏”是汉语中的称谓,而藏族自称“博巴”。藏语中,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居住在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堆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东境、青海西南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而居住在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哇”。“巴”、“哇”在藏语中意为“人”。藏族在历史上的他称有很多,如唐宋时期的“吐蕃”,元代以来的“吐蕃”、“西蕃”,以及明清时期的“西蕃”、“图伯特”、“唐古特”、“藏蕃”等。

二、人口分布

1、蒙古族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约为650万。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地区,同时在新疆、河北、青海等地也有分布,其余散居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2、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自治区及青海的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此外,四川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的甘南藏族薯首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也是藏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

三、历史源流

1、蒙古族

蒙古族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到了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2、藏族

藏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考古发现表明,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藏族

藏族和蒙古族的区别有哪些

  藏族和蒙古族是两个游牧民族,那么这两个民族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我带来的藏族和蒙古族的区别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这两个民族是完全不同地区的起源、发展,不同的文化、语言。

  大的方面说,都是游牧民族,因此骑马、射箭这类马上功夫都很类似,藏的前身吐蕃,在强盛的时候曾经到过中亚,和大食交锋,把唐军也打得大败,也是非常强悍的。不过青藏地区的马与蒙古高原的马,体型不同,因此在战术上肯定是不同的。

  至于饮食方面,虽然类似的地方很多,但不同的也不少。藏地只有青海甘肃地区能够有很好的畜牧业,其他地方还是有一定的农耕,所以不完全是肉食,而蒙古地区则以肉食为主。奶茶也是不同于酥油茶的,蒙古奶茶是在水中加奶熬茶,藏族酥油茶是熬茶后添加酥油(奶油),奶油与奶,是不同的提炼层次。

  哈达等礼节则是蒙古受藏的影响,来自藏传佛教。早先蒙古人没有专门的信仰,后来信奉藏传佛教。

  蒙古族和藏族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起过重要作用的民族,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有高度发展的文化。蒙古族可以说是我国北方广大草原的悠久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是草原游牧经济文化的代表;藏族是世代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的民族,是高原农牧结合的经济文化的代表。

  蒙古族在13世纪的兴起,蒙古统治阶级还曾灭西夏、金、南宋,建立元朝,统治中国达一个世纪之久。藏族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兴起,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和文化的活跃的因素。

  这两个在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的民族相互间的宗教文化交往十分深入,虽然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只是与统治阶级的交往和藏传佛教的传播有关系,但那毕竟是表面现象,实质上还是这两个民族人民之间的交往。

  应该看到,蒙藏民族关系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涉及到蒙藏两个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军事、宗教、语言、文学、医药、工艺,乃至习俗、服饰等,都可以看到两个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刻影响。

  正因为如此,不论是汉文史籍,还是蒙古文、藏文史籍,有关蒙藏民族关系的材料都是很丰富的。正因为如此,不论是汉文史籍,还是蒙古文、藏文史籍,有关蒙藏民族关系的材料都是很丰富的。除正史之外,在各种地方志、人物传记、宗教史、寺庙志以及语文、历算、医药等专著中,都有反映两个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

  拓展内容

  藏族礼仪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吃饭时

  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藏族日常社交礼仪 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活佛或尊贵的人。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尤其对长辈、活佛和尊贵的客人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

  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一同进餐,其乐融融。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敬献哈达是藏族最常见的礼节之一。献受哈达的礼仪在过去有严格的规矩。俗人向僧人、低级僧侣向高级喇嘛献哈达,要俯首躬身,双手捧哈达过肩过头,恭恭敬敬地献上,有时只能将哈达献于对方座前或脚下,对方通并不回赠哈达;给佛像、活佛献哈达,难以靠近亲献时,也可抛献或由别人转献。上级给下级、长辈给晚辈、僧侣给俗人、高级喇嘛给低级僧侣赠哈达时,则常将哈达直接套挂在对方脖子上。同辈平级间献哈达,双方将身体微微前倾,平等地以双手捧献、接纳,接受者将哈达顺手绕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往往还当场回献一条哈达,以重礼尚往来。喜庆的日子,主人接受哈达后,往往顺手将哈达回敬给对方。

  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五体投地,如此反复进行。磕短头,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下跪,用头轻轻磕地。拜见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藏族过年的习俗

  制作“切玛”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另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制作“卡赛”

  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分为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打扫、装饰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许多人家在大门口用石灰粉在地上绘出“八瑞相”(即八吉祥徽: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和“雍仲”(即卐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有的人家还在房梁上点很多白的粉点,表示人丁兴旺、粮食满仓。

  除夕这天,要给窗户门相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白的粉画上十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

  吃古突

  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古突是按日期命名的,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是面糊羹的意思。一般每家都会做九个包有不同东西的“古突”,家庭主妇在煮饭前悄悄在一些面屹塔里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预兆此人的命运和心地。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亨通。

  驱鬼

  全家用糌粑捏制一个魔女和两个碗,把吃剩的“古突”和骨头等残渣倾入楷巴捏成的碗里。由一个妇女捧着魔女和残羹剩饭跑步扔到室外,一个男人点燃一团干草紧紧相随,口里念着:“魔鬼出来,魔鬼出来!”让干草与魔女和残羹剩饭一起烧成灰烬。同时,孩子们放起鞭炮,算是驱走恶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跳神会

  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

  抢水

  大年初一这天,家庭主妇起得最早。五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羌枯”,即放有糟巴、红糖和奶渣的青棵酒,给每人送上一碗。家人尚未起床,就在被窝里喝完“羌枯”,继续蒙头睡觉。主妇则坐在窗前等待日出,当东方晨曦初露的时节,匆匆背上水桶去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水。传说这时的水最为圣洁、清甜,谁家最先打上吉祥水,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免去许多灾难。

  煨桑仪式

  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每逢藏历新年,大年初一,人们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素以第一个去煨桑的人为荣。

  拜年

  天亮了,全家穿上新衣服,洗漱完毕,晚辈就开始向长辈恭贺新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然后开始早餐,互敬青棵酒。在牧区,主妇按照家庭成员的数目煮好羊头,用食案捧到年龄最长的男子面前,由他依长幼的次序分发给每人一只羊头,一把小刀。大家到着火炉一面剥羊头肉吃,一面互祝新年家庭和睦,人增畜旺。

  串门拜年

  大年初一这天,一般都闭门谢客。大街冷清,人们只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元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开始串门拜年。客人登门必道“洛萨扎西德勒(新年好),主人贝捧起”切玛“到门口迎接客人,客人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拈起一撮粘巴、几粒青棵抛向天空,表示敬神;再拈起一撮糌粑和青棵送进自己嘴里,感谢主人的盛情。然后入坐饮酒聊天。这天起,民间艺人也四出活动,演唱藏戏和”折嘎“。

  蒙古族过年风俗

  蒙古族是个草原上的民族,随着草原游牧文化的变迁,现在蒙古族的过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春节习俗依然还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人们会准备很多的美食来迎接春节。那么,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有何不同?

  蒙古族“白节”吸收汉族习俗——包饺子

  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xx《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

  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史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蒙古族春节习俗——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蒙古族春节习俗——汉族习俗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蒙古族春节习俗——“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

  蒙古族礼仪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剪羊毛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牧区自然没问题,就是农区蒙古族,在肉食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吃一顿“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把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蒙古族与藏族有什么区别

蒙古族与藏族的区别主要在名称来源、人口分布、历史源流三个方面。

一、名称来源

1、蒙古族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

“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

“蒙古”意为“永恒之火”。

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的意思。

也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2、藏族

“藏”为汉语称谓,自称“番”,(藏语音为“博巴”)。

藏语对居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 *** 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堆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 *** 东境、青海西南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居住在 *** 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哇”。

“巴”、“哇”藏语意为“人 ”。

藏族他称亦很多:唐宋时称“吐蕃”,元代称“吐蕃”、“西蕃”,明清时期称“西蕃”、“图伯特”、“唐古特”、“藏蕃”、“ *** ”等。

二、分布

1、蒙古族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约为650万,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东北,在新疆、河北、青海都有分布,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2、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 *** 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三、历史源流

1、蒙古族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2、藏族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

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藏族

蒙古族与藏族有什么区别

1、起源不同。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从古至今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帝国。公元11、12世纪,现在的藏民族开始逐渐形成。

蒙古人是由古代众多的游牧民族组成的,其远祖可追溯到匈奴和东胡,东胡被匈奴单于冒顿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可见蒙古族是由室韦族发源、演变而来的。

乌桓被曹操征服并衰落,出鲜卑一族,在西晋晋武帝时代,鲜卑中的一支柔然部被另一分支拓跋氏,击败为南北两支。其中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蒙兀室韦的祖先之一。《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

2、生活习惯不同。

藏族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宗教气氛浓厚。常着藏袍。以糌粑为主食,多吃牛羊肉,喜饮酥油茶、青稞酒。牧区多住帐篷,城镇多住碉房。多行。藏历新年为重要节日。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蒙古族不吃青牛肉。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和新年(也称白月)。

3、语言文字不同。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藏族使用的主要语言,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藏文是藏语的文字书写系统,在藏语各方言间通用,是根据古典藏语发音而制定的文字。

关于藏文的起源,佛教学者认为是吐蕃时代公元7世纪由国王松赞干布的重臣吞弥·桑布扎创制的。受梵文拼写影响。苯教学者则认为藏文完全是从象雄文演变而来。藏文字母有上加字、下加字等垂直拼写法。

为了翻译佛教梵文咒语,藏文字母与梵文字母有完全的对应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文是唯一可以还原梵文的语言文字。其他语言,如西夏文、缅甸语的文字创制时间比较晚。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蒙古族说的语言。蒙古人所用文字称为蒙古文,蒙古人的祖先室韦之蒙古部发迹于斡难河之时本来没有文字,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之时,乃蛮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虽然被俘,却依然守着国家的印信。

成吉思汗非常嘉许其忠于自己国家的行为,遂命他掌管蒙古的文书印信,并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字(回鹘字母)以书写蒙古语,蒙古人至此时便采畏兀字(回鹘字母)以记录蒙古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古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族 

相关问题

相关视频

  • 石斑鱼有毒吗
    石斑鱼有毒吗

    石斑鱼本身没有毒,石斑鱼的鱼子有毒。

  • 新生兔子怎么人工喂养
    新生兔子怎么人工喂养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养,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宠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间隔12小时后再喂,直到21天后开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个月后就可开始喂食苜蓿草了,这时需要将球虫药磨碎后掺入食物。

  • 兔子被打后很焉
    兔子被打后很焉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为应激反应导致的,多数时候还伴有厌食、躲避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兔子的胆子很小,不仅是被打会受惊,即使是换个新环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员,也出现过兔子直接被吓死的案例。

  • 什么乌龟能长很大
    什么乌龟能长很大

    鳄龟是家养乌龟中长得最快最大的品种之一,鳄龟分为小鳄龟和大鳄龟,科学饲养下大鳄龟每年可长1-2斤,最大能长到200-500斤。而小鳄龟最大也可长到38公斤以上,普遍体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想养大型龟的人群。

  • 乌龟摔了吐血还能活吗
    乌龟摔了吐血还能活吗

    乌龟被摔到吐血,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存活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为乌龟吐血一般是由于内脏出现了破损导致。因此在乌龟摔成内伤后要立即治疗,首先可以给它灌服云南白药,3周内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热门宠物

猜你喜欢

  • 小猫拉稀带血是猫瘟吗?
    小猫拉稀带血不一定是猫瘟,也可能是体内寄生虫、肠胃疾病、或者饮食不当造成的,需要带小猫到宠物医院检查下,确认病情后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 狗感冒了吃什么药?
    狗狗感冒了吃什么药需要根据狗狗的实际情况来,如果狗狗是因为病毒感冒的那需要吃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其是因为伤寒感冒的,那我们可以使用驱寒的药物进行治疗,当然狗狗如果有炎症,我们还需要搭配着抗生素进行治疗,家长没有明确病因时不要胡乱用药。
  • 小猫感冒了怎么办?
    小猫感冒了我们需要找出感冒的原因,其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着凉引起的,或者是吹风引起的,我们需要尽快的找出原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我们需要尽快的治疗,其它情况我们要注意保暖并且根据病情来选择治疗的方法。
  • 泰迪感冒了吃什么药
    泰迪感冒了吃什么药需要根据狗狗的实际情况来,家长没有明确病因时不要胡乱用药。如果狗狗感冒症状比较轻微,比如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可喂食阿奇霉素、尼咳停、或者阿莫西林类药物,但一定要是狗狗专用药物,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标准;如果狗狗的感冒症状加重,比如高烧,寒战等,则需及时前往宠物医院治疗。
  • 猫咪长了猫癣要怎么治疗
    治疗猫癣,最好先清理患处,把皮屑擦掉,有硬痂的也最好擦掉。把患处的毛剪掉,可以让药物更直接的渗透到皮肤里避免真菌扩散。上药时需要给猫咪带项圈,防舔舐造成扩散和对皮肤的损伤。洗澡后要及时擦干吹干,避免细菌滋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