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咪热的时候会像狗狗一样张嘴呼吸,一般多发生于夏天或剧烈运动以后;猫咪生病时也有可能会出现吐舌头,比如猫咪严重贫血或严重肺部病变,严重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会下降,导致呼吸困难,而严重肺部病变也会导致进入体内的氧气变少,此时需要及时确诊。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咪像狗一样张嘴喘气是什么问题?
猫的身体也有和狗相似的地方,比如汗腺并不发达。每到夏天或是剧烈运动过后,猫的身体温度过高,它们也会像狗一样张嘴吐舌头来呼出胸腔的热气,达到降温的目的。
有时猫咪也会因为精神紧张而造成张嘴喘气,例如外出或者洗澡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一般猫咪回到家冷静下来就会慢慢恢复正常。这些都属于正常现场,主人不用过于担心。
但是如果猫咪出现呼吸速度加快,并且还会像狗一样张嘴喘气的话,那么主人就需要将猫咪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它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猫像狗一样吐舌头喘气是怎么回事
帮助散热。
猫咪跟狗狗一样,身体表面其实是有汗腺的,但不发达,并不能帮助散热,只有足底的汗腺可以有效排汗。猫咪和狗狗的有效散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足底排汗,一种是呼吸蒸发。前一种的原理就是靠足底汗腺出汗来排热,跟我们出汗一样。
后一种的原理是这样的:在猫咪和狗狗身体温度过高时,胸腔是最热的部位,张大嘴巴呼出来胸腔的热气,能够蒸发掉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张大嘴巴散热在狗狗身上最常见,猫咪比较少见,但当猫咪剧烈运动或者太热时,足底排汗不足以降低体温,就也只能张开嘴大口喘气了。
如果夏天太热时猫咪经常张开嘴巴喘气,就很有可能是中暑的前兆,铲屎官要及时调整室温,帮助猫咪降温。而如果是玩得过于剧烈而张嘴喘气,铲屎官就要让猫咪先暂时平复一下情绪了。
生活习性
猫行动敏捷,善跳跃。吃鱼、鼠、兔等。猫之所以喜爱吃鱼和老鼠,是因为猫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磺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牛磺酸,所以猫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吃鱼和老鼠,也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才吃。
猫作为鼠类的天敌,可以有效减少鼠类对青苗等作物的损害,由猫的字形“苗”可见中国古代农业生活之一斑。猫能在高墙上若无其事地散步,轻盈跳跃,不禁折服于它的平衡感。这主要得益于猫的出类拔萃的反应神经和平衡感。
它只需轻微地改变尾巴的位置和高度就可取得身体的平衡,再利用后脚强健的肌肉和结实的关节就可敏捷地跳跃,即使在高空中落下也可在空中改变身体姿势,轻盈准确地落地。
猫像狗一样吐舌头喘气是怎么回事
猫像狗一样吐舌头喘气的原因是害怕或者生病。
因猫咪本身胆子小,不适合长时间在外面逗留,比如去医院会特别害怕、紧张,从而出现张嘴喘气,此时建议办完事后尽快带离。此外,若环境过于热,或者是在剧烈运动后,猫咪可能会张嘴喘气,然后吐舌头。
猫患心脏病时最典型症状就是张嘴喘气,甚至呼吸频率特别高,出现呼吸音加重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引起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张嘴不断喘气。一旦发现猫咪有此类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做心脏病排查,以免发作造成严重后果,因为心脏病发作死亡特别快。
猫咪生病的其他表现
大多时候可以观察猫的鼻头判断,身体状况良好的猫,鼻头是湿润且有光泽的,除了在睡觉和刚醒的时候会有例外,如果猫的鼻头变得干燥甚至发热,说明猫的身体不舒服,应该立即给猫测体温。肠胃不适导致的呕吐也是猫生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如果呕吐之后猫的食欲都正常,可能仅仅是吐毛球,不用过多担心,可以喂食一些含有益生菌的药物,帮助猫调理肠胃。
饲养者可以注意放置的猫粮有没有减少,或者跟猫互动时,如果它没有任何反应,则很有可能是猫已经生病了,但也要注意猫粮是否过期或者不合猫的口味,这也可能导致猫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猫咪为什么会像哮喘一样呼哧呼哧的?
猫咪突然像哮喘一样呼哧呼哧的原因:
1、可能是有异物卡住喉咙所致,主人可以适当地给猫咪喂一些温水、食醋,软化卡在喉咙中的食物,并拍打猫咪的背部,让它们主动将异物呕吐出来。
2、可能是剧烈运动后出现的大喘气,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人可以先将猫咪转移到阴凉、干燥的地方,再给猫咪喂少量的矿泉水,静静地休息几分钟就会恢复。
3、可能是应激反应导致的大喘气,一般出现在猫咪出门、或者到了其他陌生环境、新到家的时候。主人就可以先给猫咪喂些益生菌、生物素等保健品补充营养,然后让它们安静地独处一会儿。
4、可能是由于在高温天气,散热困难中暑,也会导致猫突然一抽一抽大喘气,并会伴随体温升高,心跳加速、鼻头红但很干燥,严重时会口吐白沫等症状,如果出现痉挛或者昏迷,就会危及生命。应立即采取避暑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多喂食饮水。
5、可能是由于疾病导致。部分患有猫瘟、肠胃炎、肾衰竭、猫传腹、疱疹等一系列致死率较高的急性病的猫咪,就会突然大喘气。因此,如果猫咪除了喘气,还出现了软便拉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就需要去看宠物医生。
6、可能是毛球症引起的剧烈喘气,平时应定期喂食化毛产品,或食用猫草做到主动预防,并经常给猫咪梳理毛发,祛除褪毛。
7、可能是是因为花粉、香水、粉尘或其他细小的灰尘所引起的过敏性哮喘。当这些致敏的东西吸入鼻腔刺激鼻腔的时候,气喘的症状就会出现,猫咪出现强烈的喘气反应,有时还会伸长脖子去喘气,呼吸困难而难受不已。如果猫咪脸色呈现青紫色,一定要及时送医。
科学养猫的注意事项:
第一、饮食
猫咪的肠胃比较脆弱,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所以铲屎官在喂养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
选择适合猫咪的猫粮;不要给猫咪喂食生冷的食物;给猫咪食用的东西需要确保新鲜健康;给猫咪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定时定量喂食猫咪,避免出现过饥过饱的现象。因为猫咪每天毛时会吃进去很多毛发,铲屎官需要记得给猫咪喂食化毛膏或者猫草。
第二、便便
猫咪不像狗狗那样,大小便很随便,猫咪对上厕所是比较讲究的,这一点也看得出猫咪是非常爱干净省事的,适合年轻人养。
家里有了猫咪,必不能少的便是猫砂盆了。铲屎官最好选择一些气味比较小的猫砂,避免刺激到猫咪的呼吸道。另外,铲屎官不需要太频繁地更换猫砂,以免造成猫咪的不适应。
第三、免疫
想要猫咪健康成长,免疫力高,定期为猫咪接种疫苗是不可少的。猫咪接种疫苗不宜太早,也不能太晚,幼猫在母体抗体逐渐消失之后,需要接种疫苗,达到提高抵抗力的作用。一般在猫咪9到12周的时候第一次接种疫苗比较合适。
接种疫苗前后需注意,新抱回家的猫咪需要抚养一周后,观察是否健康,了解是否接种过疫苗等情况,才能进行接种疫苗的工作,并且在接种疫苗期间,不要给猫咪洗澡。
第四、驱虫
为了猫咪的健康,除了需要给猫咪接种疫苗外,定期驱虫也必不可少。
猫咪两个月大的时候便可以开始第一次驱虫了,选择猫咪专用或者是宠物专用驱虫药,每3~5个月给猫咪做一次体内驱虫。除了体内驱虫外,猫咪还需要做体外驱虫。一般6~8周的时候可以给猫咪驱虫,之后每3~6个月为猫咪驱虫一次。
第五、绝育
如果铲屎官不希望自己的猫咪生育,要给猫咪做绝育手术,那么最好的时间是猫咪发情之前,一般是猫咪6~8月的时候。在猫咪发情前做绝育,能够降低乳腺肿瘤、泌尿感染的风险。
如果错过了发情前这个时期,再给猫咪做绝育,也务必要避开猫咪发情期,术后需要做好猫咪的心理抚慰工作。
小猫眼睛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眼睛里有异物,如沙子、沐浴乳、头发等,这些物质进入眼睛会造成刺激,引起眼睛红肿发炎。还有可能是因为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睛红肿。也有可能是被蜜蜂叮咬,观察猫咪眼睛周围是否有伤口。
应该先观察呕吐物的颜色,作出简单的判断。引起小猫咪呕吐的原因较多,常见的原因有暴饮暴食,患有肠胃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其次,若是肠胃疾病引起的,比如胃炎,吞食异物。最后,是病毒引起的呕吐的话,需要合理服用抗病毒药物、增加免疫力的药物。
小猫叫的原因有几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饥饿、紧张害怕、身体不适、发情等原因。首先,猫咪饥饿的时候会一直叫。其次,猫咪到了新环境或受到惊吓,感到紧张害怕。最后,猫咪受伤、患有疾病导致身体疼痛也会一直叫。
猫咪都是比较粘人的,一般的品种猫比本土猫会更温和、粘人一些。比较粘人的猫咪有布偶猫、蓝猫、金吉拉、银渐层猫咪、加菲猫等。其实只要主人和猫咪多加相处,和它们多玩耍、多抱抱它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不论什么品种的猫咪都会特别黏主人的。
导致猫咪晚上一直叫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寒冷、饥饿、害怕等。需要注意室内温度,给猫咪保暖,给猫咪按时按量喂食,到新环境时,多和猫咪玩耍,促进感情。如果猫咪是刚好处在发情期,那么晚上叫也是正常的情况。主人可以将其配种,满足生理需要。
猫咪出现舔舐到体外驱虫药的情况,可能会造成呕吐、流口水等症状。舔舐大量驱虫药的话,会引起中毒,这时可以喂食猫草催吐,给猫咪清洗口腔。情况严重时,建议立马去宠物医院治疗。
猫咪是可以吃盐的,少量的盐分可以调节猫咪的食欲,促进肠道消化。但是不建议多吃。大量食用盐,会增加猫咪的肾脏负担,可能还会引起结石等疾病。
猫咪大概十至十五天就能睁开眼睛。刚睁眼的猫,眼睛是天蓝色的。这是正常的颜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颜色也会发生变化。猫咪幼崽是比较脆弱的,要避免强光照射猫咪,影响猫咪眼睛的发育。
地址:江夏大道鸿发世纪城东门14号楼103号门面
电话: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号长青广场商务中心1层A座
电话:13397153577
地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门
电话: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号奥山创意街区5号楼独栋
电话:13377857323
地址:关山大道金地太阳城A栋C-8号
电话:18971692583
谢先孝主治医师
擅长犬猫传染病治疗,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细胞学检查和犬猫常规外科手术。
阳炳中执业兽医师
擅长大小宠疾病
黄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长麻醉学、常规外科手术
张雨龙高级助理
擅长猫科行为学、鼻腔疾病、内分泌疾病
陶虹宇药房主管
擅长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室检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