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让无数养宠人士心头一热:全国首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正式启航。一只狸花猫成为幸运儿,搭乘从上海虹桥开往南京的列车,开启别样旅程;与此同时,在北京南站,两只狗狗和一只猫咪也分别陪着主人,奔赴济南、上海等地。

自 4 月 8 日起,京沪高铁部分列车试点宠物托运服务,瞬间点燃社交网络,“高铁托运宠物” 这一话题如燎原之火,迅速蹿红。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欢呼点赞,急切高呼:“盼着全国推广,好想带自家喵星人回老家!” 可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为啥用密封箱?要是系统、电路出故障,宠物会不会憋闷缺氧?” 还有不少人脑洞大开,提议:“咋不设专门的宠物车厢、亲子车厢呢?”
如今,养宠大军日益壮大,宠物经济愈发火热,高铁试水托运小型宠物,恰似一场及时雨,传递出公共服务与时俱进、贴合多元需求的暖心信号,尽显人性化关怀。但这背后,如何权衡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达成 “人宠双向友好”,无疑是对社会精细化管理的一场大考。
“双重密封” 是保障还是隐患?宠物应激咋应对?
高铁宠物托运试点服务一经落地,不少爱宠人士便心痒痒,跃跃欲试,对服务细节更是紧盯不放。
那宠物的高铁 “专座” 究竟啥模样?人宠同车时能否共处同一车厢?铁路部门早前透露,高铁托运遵循 “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 原则。“毛孩子” 办好托运手续后,会被安置在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放入高铁快运柜。这运输箱可暗藏玄机,内置新风系统,处于全封闭状态,还配备摄像头。运输途中,一旦箱内监测指标异常,工作人员立马就能收到警报。不仅如此,工作人员每 2 小时内必巡视检查一番,视情况给宠物添些饮用水,不过暂不喂食。
可消息传开,社交平台上 “家长们” 的疑虑如潮水般涌来。多位养宠人表示,封闭运输箱加柜子的 “双重密封” 模式,实在让人揪心,生怕旅途中爱宠受苦。“人宠分离” 也让人惴惴不安,生怕宠物在陌生黑暗环境里应激。
广州的黄小姐养了只约克夏犬,她和朋友瞧见网传的高铁托运宠物图,满心担忧。“通风对运输宠物来说是关键,” 黄小姐皱眉道,“那么狭小密闭的空间,对宠物太危险,我可不敢轻易托运。”
郑州的张先生养了 3 岁蓝猫 “豆包”,同样对高铁专用托运箱心存疑虑,担心猫咪适应不了密闭式新风箱。他无奈坦言:“宠物托运时应激、呕吐啥情况都可能有,越名贵的,主人越不放心用公共交通托运。”
在蒙古国支教的彭小姐有只 3 岁猫咪 “肥肥”,面对新服务,她满心纠结。一方面觉得人性化十足,彰显社会对宠物包容度提升;另一方面,又对托运自家 “肥肥” 忐忑不安。“猫咪敏感得很,离开我怕它应激。而且高铁那个新风箱看着小,通风怕是不畅。” 她说。
铁路部门注意到这些担忧后迅速回应。中铁快运工作人员解释,现行宠物托运箱智能化程度高,恒温恒湿,自带新风系统保障空气循环,还有含氧量、温湿度监测及降噪、除味功能;外置木柜不影响箱内空气流通。而且箱内有生命体征监测监控系统,全程紧盯宠物状态,确保运输安全。箱体尺寸约 60cm×45cm×46cm,15 公斤以下宠物能在里头自由活动。一旦宠物生命体征异常,警报立马响起,专业人员会第一时间开箱处置。
针对宠物怕黑应激问题,工作人员还贴心表示,箱内有照明设备,主人办理托运时说明,就能打开灯光。
和主人同行,“宠物车厢” 能成真吗?
“宠物不能跟我一块儿坐高铁?” 广州荔湾区的黄先生满脸疑惑。采访中,诸多宠物主直言,相较同车却 “人宠分离”,他们更盼着专属 “宠物车厢” 问世。
“专门的宠物车厢,大家都带宠物,和普通乘客车厢分开,彼此互不干扰。”00 后付小姐憧憬着理想中的 “宠物车厢” 模样。
在广州市黄埔区经营宠物店的胡先生也极力期待。“动物也有心理问题,有些猫狗离开主人就焦虑。” 他无奈表示,当下高铁、飞机宠物托运不便,所以他常自驾带爱宠出行。
黄小姐认为,“宠物车厢” 能巧妙平衡养宠与普通乘客需求。“就像宾馆分吸烟房、无烟房。铁路售票提前告知,乘客自主选择,不喜欢小动物的避开就成。”
但养宠人群的热盼,也遭遇部分人群的异议。不养宠物或害怕动物的人觉得,高铁宠物托运虽是进步,可不能因照顾 “小众” 而影响 “大众” 出行体验。托运时得防宠物飞毛、气味、叫声扰人,要是不单独封闭托运甚至设 “宠物车厢”,旅途中宠物吠叫、乱跑,惊扰他人咋办?还有网友提到,出行高峰一票难求,宠物托运别占用运力。
上下高铁的 “最后一公里” 能畅通无阻吗?
高铁宠物托运开了个好头,可构建人宠和谐共处的公共空间,挑战重重。就拿高铁来说,解决了车上托运,那上下高铁的 “最后一公里” 又该咋走?
北京的邵女士就碰上难题:一家人出远门,家里猫咪 “小橘” 咋安顿?“高铁托运倒放心,可下了高铁坐地铁、公交咋整?”
眼下,除导盲犬外,公共交通大多禁止携带宠物。这意味着,托运宠物时,主人只能自驾或打车往返高铁站。
邵女士透露,她有个养狗朋友带狗看病,每次打车多付 10 元让司机买粘毛器清理毛发。她自己也曾见人提鸟笼上公交遭拒。
出游时酒店让带 “毛孩子” 不?公园遛弯宠物能进不?餐厅吃饭能否同行?商场、超市有狗狗车没?如何兼顾养宠与普通群众需求,打造 “人宠双向友好型社会”?

“宠物高铁” 话题热度不减,透过它,一系列宠物友好问题浮出水面,被关注、被探讨、被重视。
网友姜小姐发现,社会对宠物越发友好,有些酒店备有宠物专用床铺,宠物针灸、按摩、康复理疗服务渐多,宠物保险兴起,不少城市、社区还建了宠物公园……
“这是社会整体素质提升的体现,更是对精细化管理的考验。” 一位网友感慨道。
“毛孩子” 的夏日专属狂欢即将在浦东拉开帷幕。8 月 20 日至 24 日,第 27 届亚洲宠物展将登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在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核心商圈的华贸中心内,一家名为 Tinypettingzoo 的萌宠异宠咖啡厅成为年轻人和孩子们周末休闲的热门打卡地。从可爱的浣熊、神似 “丁满” 的狐獴,到萌萌的小香猪、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再到蜘蛛、蛇、蜥蜴等冷血动物…… 丰富多样的萌宠让人目不暇接。这里大约有三四十种动物,被网友亲切地称为 “南京版中微型疯狂动物城”。
“直到在云南景迈山看见它追着光斑奔跑的背影,才发现原来我们都在借对方的眼睛收集人间的温柔。” 来自江西的 “00 后” 谭锦宸带着宠物猫自驾游云南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今,随着宠物友好型场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 “毛孩子” 跟随主人走出家门,游山玩水,携宠出游正成为一股新兴的旅游热潮。
近几年,国内宠物数量持续增加,养宠理念也发生变化。《2025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消费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城镇宠物 (犬猫) 数量超过 1.2 亿只,较 2023 年增长 2.1%,宠物精细化养育渐成趋势。中办、国办 3 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
2025 年上半年,国内宠物经济在人与宠物情感纽带愈发紧密的推动下,展现出蓬勃生机,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养宠家庭选择带着宠物乘坐交通工具、入住酒店民宿,一同探索世界。正值暑期,携宠出游的新场景与新体验更是丰富多样,成为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近日,江苏泰州泰兴与靖江两地警方携手农业农村部门,成功拦截了一辆违规运输猫咪的车辆,从车上救下了 900 多只猫咪。经清点发现,这些猫咪里,既有流浪猫,也有不少脖子上戴着项圈、疑似是家养的宠物猫。由于长时间被关在不透气的环境中,这些猫咪出现了脱水、应激反应以及受伤等状况,随后被紧急送往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接受救治。
近日,武汉一家宠物友好酒店推出 “宠物陪睡服务”,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这年头,连狗都要打工陪睡了。”据悉,该服务于 7 月初首次亮相,客人入住时可选择酒店提供的 “狗狗员工” 陪伴。目前,酒店有 10 只 “在岗员工”,涵盖西高地、金毛、哈士奇等犬种。为筛选合适犬只,酒店举办了三轮 “打工狗” 面试活动,吸引众多养宠人士参与。
近年来,宿迁市紧跟文旅消费的新潮流,通过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让 “宠物 +”“咖啡 +” 等模式与旅游产业深度交融,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全新动力。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博主发布的自家宠物狗咀嚼槟榔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视频里,那只白色拉布拉多犬在镜头前坐得端正,主人拿出槟榔时,它主动凑近闻了闻,接着用牙齿接过并咀嚼起来,视频配文还称 “我家宝贝的最爱,一天不吃就闹腾”。这条视频收获了近 5 万点赞,不过也有数千条质疑评论涌来。
在台州市仙居县淡竹乡,小青蛙户外俱乐部凭借嬉水、露营这两大核心项目赚足了人气。每逢周末,这里的接待量能达到 400 人上下,其中约 15% 的游客会带着宠物一同前来。值得注意的是,俱乐部并不对宠物嬉水本身收费,只针对宠物救生衣、零食、水上玩具等物品,以及洗浴吹干等服务收取额外费用。
宠物友好型场景花式“上新” 携宠出游成新风潮
“直到在云南景迈山看见它追着光斑奔跑的背影,才发现原来我们都在借对方的眼睛收集人间的温柔。” 来自江西的 “00 后” 谭锦宸带着宠物猫自驾游云南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今,随着宠物友好型场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 “毛孩子” 跟随主人走出家门,游山玩水,携宠出游正成为一股新兴的旅游热潮。
突破8114亿元!科技重塑“它经济” “毛孩子”情感消费撬动经济新支点
2025 年上半年,国内宠物经济在人与宠物情感纽带愈发紧密的推动下,展现出蓬勃生机,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养宠家庭选择带着宠物乘坐交通工具、入住酒店民宿,一同探索世界。正值暑期,携宠出游的新场景与新体验更是丰富多样,成为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江苏查获违规运猫车救下900余只猫 部分伤重猫咪完成截肢
近日,江苏泰州泰兴与靖江两地警方携手农业农村部门,成功拦截了一辆违规运输猫咪的车辆,从车上救下了 900 多只猫咪。经清点发现,这些猫咪里,既有流浪猫,也有不少脖子上戴着项圈、疑似是家养的宠物猫。由于长时间被关在不透气的环境中,这些猫咪出现了脱水、应激反应以及受伤等状况,随后被紧急送往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接受救治。
宿迁推动“宠物+”“咖啡+”与旅游深度融合
近年来,宿迁市紧跟文旅消费的新潮流,通过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让 “宠物 +”“咖啡 +” 等模式与旅游产业深度交融,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全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