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 视频3 视频4 视频5 视频6 视频7 视频8 视频9 视频10 视频11 视频12 视频13 视频14 视频15 视频16 视频17 视频18 视频19 视频20 视频21 视频22 视频23 视频24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 视频文章3 视频文章4 视频文章5 视频文章6 视频文章7 视频文章8 视频文章9 文章1 文章6 文章11 文章16 文章21 文章26 文章31 文章36 文章41 文章46 文章51 文章56 文章61 文章66 文章71 文章76 文章81 文章86 文章91 文章96 二级1 二级6 二级11 二级16 资讯1 宠物1 医生1 疾病1 关键字专题1 关键字专题101 关键字专题201 关键字专题301 关键字专题401 关键字专题501 关键字专题601 关键字专题701 关键字专题801 关键字专题901 关键字专题1001 关键字专题1101 关键字专题1201 关键字专题1301 关键字专题1401 关键字专题1501 关键字专题1601 关键字专题1701 关键字专题1801 关键字专题1901
不爱掉毛温顺的狗狗 5个月狗狗几岁 一个月的狗狗可以打疫苗吗 丝瓜狗狗能不能吃 世界上的狗狗种类 世界狗狗忠诚排名第1 世界狗狗排行榜2015 世界聪明狗狗排行榜 两个月狗狗可以带出去玩吗 两个月狗狗可以带出去 两个月大的狗狗可以带出去吗 2个月的狗狗可以出门吗 2017狗狗智商排名 住酒店可以带狗狗吗 人的牙膏狗狗能用吗 亲狗狗鼻子可以吗 一岁的狗狗会得细小吗 丝毛狗狗 2个月狗狗拉肚子 主人打狗狗记仇吗 两个多月的狗狗可以洗澡吗 两个月大狗狗能出门吗 世界上所有的狗狗品种 bingo狗狗 俊介不是狗狗哦解压码 两个月大狗狗老睡觉 两个月的狗狗关笼子吗 两个月的狗狗可以出门吗 两个月的狗狗能打虫么 两个月大的狗狗注意 两个月狗狗吃肉吗 人眼药水狗狗可以用吗 世界上狗狗聪明度排行榜 一般狗狗哪几个月来事 一岁的狗狗算成犬吗 一条狗的使用中的狗狗种类 交配后的狗狗注意事项 两个月狗狗能吃酸奶 一般的狗狗几个月定型 主人怀孕 狗狗能闻出来
宠搜网_宠物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友情提示

功能升级中,敬请期待!

确定
当前位置

俄罗斯莱卡狗狗多吗

编辑:小小宠 来源:宠搜网
摘要
流浪狗“莱卡”,第一个上太空的地球犬科动物,俄语名称是“吠叫着的生物”。苏联太空狗,借由苏联太空载具史波尼克二号的第一位踏上轨道的犬科活乘客。出生地,莫斯科。辞世时间:1957年11月3日。

流浪狗“莱卡”,第一个上太空的地球犬科动物,俄语名称是“吠叫着的生物”。苏联太空狗,借由苏联太空载具史波尼克二号的第一位踏上轨道的犬科活乘客。出生地,莫斯科。辞世时间:1957年11月3日。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太空犬”莱卡:在太空漂浮至今的流浪狗,莫斯科为它设立纪念碑,为何?

在地球上有无数个城市,城市里有无数个家庭,在这些家庭中大多都会养着宠物狗,什么二哈柯基、斗牛等等,种类繁多,温顺、憨厚、忠诚,性格各异。它们是生命的馈赠,是人类的好伙伴。

但没有哪一条狗的"狗生"比前苏联太空犬莱卡更加传奇,因为它是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地球生命,探索宇宙的时间,甚至比人类还早。

美苏"太空竞赛",赫鲁晓夫下令发射太空飞船

浩渺的太空,无垠的宇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终幻想的目标,以古代中国为例,相传早在4000多年前,夏朝就设置了专门观察星象的"太史令"一职,古人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到了近代,在冷战期间,美、苏争霸,太空成为这两个超级大国在地球之外的另一个战场,探索宇宙也被赋予了另外一层意义。

1957年10月,苏联研制的史普尼克1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当时正值冷战时期,史普尼克1号的发射在欧美引起了轰动性的效应,也由此掀开了美、苏两国此后长达20多年的太空竞赛。

在史普尼克1号之后,苏联立即开始准备更加高级的人造卫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下令,要在1957年11月7日发射一艘太空飞船,以超越史普尼克1号的成就,纪念十月40周年。

赫鲁晓夫定下的期限,距离史普尼克1号发射仅有1个月的时间,苏联科学家们经过多次紧急会议,达成了一致:此次任务时间仓促,风险太大,因此不可能送一个活人"上天",最终他们决定送一只狗进入太空。

事实上早在1951年,苏联就开始了让狗参与轨道太空飞行的实验,原本预定要在1958年进行轨道航行任务,但为了达成赫鲁晓夫的命令,苏联科学家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决定把这项任务提前进行。

流浪狗"莱卡"被选中,个性温顺却被训练到失禁

苏联科学家在经过仔细思索后,决定找一只流浪狗作为进入外层空间的动物,因为他们认为流浪狗比起家养的宠物犬,面对饥寒环境的忍耐力更强,所以他们选中了莱卡。

莱卡是一只雌性混种狗,当时大约3岁,个性冷静温顺,不会轻易和其它狗起冲突,苏联科学家后来回忆,称莱卡"安静而有魅力"。为了保证实验万无一失,科学家们对莱卡进行了众多训练,包括让它适应太空舱的尺寸,将它单独饲养在笼舍中,并且笼舍的尺寸不断变小。

在长达20天的饲养期里,连续的"囚禁生活"使莱卡出现便秘失禁、焦躁不安等状况,但此时实验已经无法停下。莱卡被放在了离心机里,并模拟火箭升空时的加速度以及噪音,在训练期间,莱卡的脉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血压飙升。

莱卡唯一的放松机会,就是会有一位科学家会将它带回家与他的孩子们玩耍,这位科学家后来在回忆录中表示:"我真想对它好一点,因为它的日子所剩无多。"

在此次飞行的宇宙飞船上,配备了完善的卫生系统,除了制氧机、防止吸入二氧化碳的设备,还有在温度超过规定温度后,会自动运转的电扇,借此让莱卡保持凉爽。在飞船内还放置有凝胶状的,可供应长达七天的航程,狗的排泄物则集中到袋子内。

座椅上有为狗设计的安全带和狗链,整个飞船的空间非常狭小,甚至不足以让莱卡转身。此外还有心电图设备,以测量莱卡在飞行过程中的脉搏、呼吸速率等各项数据。

"史普尼克2号"不幸发生意外,莱卡死因40年未能解开

时间越来越近赫鲁晓夫定下的期限,1957年10月31日,莱卡进入了太空舱,此时距发射还有三天。冬天的苏联天气异常寒冷,工作人员在太空舱装上软管,连接加热器,以维持太空舱的温度。

11月3日,正式发射的日子终于到来,工作人员把莱卡好好的打理了一遍,用稀释过的酒精为莱卡擦拭毛发消毒。工作人员后来回忆:"在舱门关上之前,我们亲了它的鼻子,祝福它一路顺风。我们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11月3日早上05:30:42(一说为07:22),搭载着史普尼克2号的火箭开始升空,当加速度到达最大时,莱卡的呼吸频率骤增到了发射前的3到4倍。史普尼克2号是在极度匆忙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作品,设计相当粗糙。

因此在到达预定轨道后,飞行发生了意外——火箭芯级未能分离,导致热控系统无法工作,太空舱内的温度一下飙升到了40°C。此时的莱卡焦躁不安,但仍有进食,等到又过了5至7小时后,莱卡彻底失去了生命迹象。

然而苏联的科学家曾在莱卡的食物中加入毒药,想要将莱卡安乐死,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整理莱卡究竟是因为太空舱电力耗尽窒息而死?还是因为吃了食物而被安乐死?直到1999年,俄罗斯最新的资料解开了人们的疑惑,莱卡是在环绕地球飞行第四圈时,因太空舱过热而死亡。

1958年4月14日,史普尼克2号在飞行5个月之后,带着莱卡的尸体一同坠落,在大气层中焚毁(也有说法认为莱卡的尸体依然漂浮在太空中,甚至可能完好无损),一共绕行了地球2570圈。

纪念再多也无法挽回"狗命" ,莱卡改变太空动物实验规则

在莱卡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身后,人们对它的纪念与怀念从未停止。在莱卡死后,苏联公布了她执行任务时的相片,照片中的莱卡系着安全带坐在太空舱中回头看望,这张照片中的莱卡形象,也被刻在了莫斯科的宇宙征服者纪念碑上。

而美国国家太空总署也将火星的一个土壤采样处命名为莱卡。2008年4月11日,俄罗斯官方在莫斯科为莱卡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碑的附近就是当年将莱卡送上太空的军事研究机构。

但是,人类真的有权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一只小狗的生命吗?由于史普尼克2号属于不可回收性飞行器,因此莱卡在计划中注定死亡。

莱卡之死点燃了人们对于动物试验的争议,在英国,全国犬类保护联盟呼吁所有养狗的人都为莱卡默哀一分钟,英国皇家动物防止协会,在莫斯科电台宣布火箭升空之前,就接到了听众。

包括当时的动物权利保护团体,也在呼吁公众到各个苏联大使馆进行,有一些人更是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进行示威。

即使是在冷战时期的上世纪50年代,也有波兰的学术圈对此事表示批判,1958年发行的波兰科学期刊认为,没能将莱卡活着带回地球无疑令人叹息,也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值得庆幸的是,在莱卡之后,所有的太空动物实验定下了约定,都由可回收的飞行载具执行,可以说莱卡用它的生命改变了太空动物实验的规则。尽管仍有4只狗在此后苏联的太空任务中殉职,但最起码,人们已经不再将动物为人类的牺牲视作理所当然。

64年前,苏联将一只3岁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仍在地球轨道流浪

在忙碌的日子里,你有多久没有抬头仰望过头顶的这片夜空了?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仰望星空,以梦为马,当你失落,迷惘,浮躁,孤独之时,不如就抬头望望天空,或许就能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自人类诞生以来,浩瀚无垠的太空总是那么神秘,那么遥远,让人类难以触及,因而也总是激发着人们想要对其一探究竟的,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没有放弃过对于宇宙奥秘的 探索 ,对于太空梦想的追寻,曾几何时,我们幻想有一天能够自由翱翔蓝天,我们的确做到了。我们也曾畅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我们也做到了。

人类是有野心和远大抱负的,毕竟我们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地球,而是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我们曾迫切的期盼能够将人类的足迹留在太空,为此,在人类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而充满挑战性的职业, 宇航员 。

于是 1961年4月12日 ,苏联宇航员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乘坐着 东方1号宇宙飞船 ,成为了人类 历史 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但加加林却不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生物。第一个代表地球生物进入太空的也并非人类,而是一条来自地球的 流浪狗 ,它甚至比加加林还要早四年进入太空。

这只流浪狗名叫 “莱卡” (Laika,俄文:Лайка)。 1957年11月3日 ,小狗莱卡乘坐着苏联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 史普尼克2号, 穿越大气层,进入太空。小狗莱卡虽然因此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英雄狗狗”,但这却也成为了一个令人悲伤和值得人类反思的故事。

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宇宙的了解还不多,航天技术也还不成熟,且苏联那时候其实也还并没有掌握回收飞船的相关技术,这也意味着小狗莱卡的这趟太空之旅,注定了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死亡之旅。所以小狗莱卡的遗体,至今还被滞留在太空, 如今已孤独地在地球轨道漂浮了长达64年之久。

在进入太空前的小狗莱卡,本是 流浪于莫斯科街头一条不起眼的3岁狗狗 。但人们之所以选择将流浪狗作为实验对象,其一是因为它们浪迹街头,生活条件艰苦,经常在饥寒交迫中求生存,因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其二,狗狗这种动物,天生与人友好,会将人类视作自己的主人,肯听话,有利于人们后期对于它们进行太空训练。

而小狗莱卡性格温顺,外形乖巧,也符合了苏联在后期宣传工作上,对于狗狗的颜值要求。仅重达6公斤,身材娇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飞船的重量负担。

且莱卡作为一只雌性狗狗的身份,也成为了它最终会被科学家们相中的重要因素,因为雌性狗狗在进行小便时,不需要抬起后腿,这也意味着雌性狗狗比雄性狗狗所需要的空间更小。因此,小狗莱卡成为了当时科学家们眼中理想的实验对象。从街头流浪到飞入太空,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整个动物生涯。

小狗莱卡在人们的安排下,曾接受了一系列的相关太空模拟训练,包括自己穿太空服,离心训练,模拟发射,以及适应如何在狭小的太空舱中生活。

在跟随卫星起飞之前,小狗莱卡被固定在它的特制太空舱里,人们为它装上了用于监测心跳和呼吸状况的相关设备仪器,以便在莱卡进入太空以后,人们可以对它的生理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它的身体状态。

按照苏联官方最早对外公布的信息中表示,按照计划,莱卡需要进行长达一周的太空飞行之旅。进入太空后,苏联官方依旧每天向人们公布着莱卡的身体状况数据,声称情况一切安好,没有出现大问题:

在太空中安然度过了一周后,莱卡在吃完被安排好的含有剧毒的一餐食物后,是平静安详,无痛苦的死去的,苏联曾解释到,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防止莱卡在返回地球时,经受大气层的痛苦折磨而死去,所以不得已而为之,且这个说法也一直被坚持了长达近半个世纪。

一直到 2002年 ,曾参与过苏联人造卫星发射研究工作的科学家 迪米特里·马拉山科夫 ,才在世界太空会议上,正式对外公布了小狗莱卡的真正死因,原来小狗莱卡在卫星发仅几个小时之后, 便在高压和酷热难耐的环境中痛苦的死去了。

进入太空后,太空舱内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到40 ,且莱卡身着的太空服,隔热效果毕竟有限,致使莱卡最终在高温环境下活活被烤死。且它死前的心率并非是苏联之前说的一切安好,一切正常,根据最终传回的数据显示,其心率已经达到了它在平时进行离心训练时的三倍,可见莱卡在死前的最后一刻是有多么痛苦和紧张。

据悉,原本人们是为太空舱设置了专门的降温装置的,但凡舱内温度高于了15 ,降温装置就会自动启动,来为莱卡降温。但很明显,这个降温装置在关键时刻失灵了。于是在莱卡升空后的5-7个小时左右,人们就再也没有接收到任何有关莱卡的生理数据。

大白后,苏联曾经的这一做法,也遭到了国际 社会 的批评,英国《泰晤士报》曾专门为莱卡发文称:

人们纷纷谴责苏联航天研究人员太过冷血,于是苏联航天医学的奠基人 奥列格·加津科 曾对此表示:

莱卡死后,它生前所乘坐的 史普尼克2号 最终也没能回到地球,在太空飞了6个月之后,于 1958年4月14日 ,发生解体,莱卡的遗体也因此被永远留在了太空,成为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但是人们却记得它,它不再是一条最终只能饿死街头,无人问津的流浪狗狗,而是为人类航天事业而“牺牲”的“航天小英雄”,是人类的“探路者”,它短短几小时的飞行让人类在宇宙的 探索 之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毕竟它的死亡,也再次证明了地球生物在太空严酷环境中所能承受的生命极限,或许也就只有短短几小时。

莱卡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只太空汪星人,记住它为人类的牺牲,苏联曾在1957年发行莱卡的纪念邮票。在莫斯科,人们也特意为它修建了一座 莱卡纪念碑 。还将它的形象印在邮票上,印在漫画书里,美国报纸媒体也专门将莱卡乘坐的卫星,称之为 “莱卡的卫星” 。

迄今,全世界还曾有6首歌曲,是专门为莱卡而谱曲创作的,比如俄罗斯后摇乐队 Powder! Go Away 曾为纪念小狗莱卡,发行了专辑 《Laika Still Wants To Go Home》 (莱卡想回家),歌曲内容讲述了莱卡的整个孤独太空之旅,并采用了一种悲伤的歌曲基调。

但是莱卡的死,并未让人们停止用动物来进行太空实验的做法。在莱卡之后,还有两只小狗分别叫 “箭头”和“小白” ,结伴而行,被人们双双送入太空,但是箭头与小白要幸运多了,它们在太空航行了一天之后,便成功返回了地球,其中小狗“箭头”再回到地球以后,还生了一窝小狗崽,过着它幸福的dog life。

继苏联之后,美国也曾将一只名 叫哈姆的猴子 送上了太空,它的结局相比于莱卡也是幸运的,在去太空走了一遭后,安全地返回了地球,回到地球后的哈姆受到了人们的精细照料,但是它在那之后,也仅仅只活了二十余年,其寿命远低于它的同类。让人们不禁猜疑,哈姆的早逝,是否跟它曾去过太空有关。

雪橇狗还叫什么名字?

雪橇狗

sled dog

亦译雪橇犬。

在北极拉雪橇在冰雪中行走的狗的统称。最常见的品种有西伯利亚爱斯基摩狗、阿拉斯加马莱缪特狗(Malamute)、萨莫耶德狗(Samoyed)和莱卡狗(Laika)。这种狗硕大有力,皮毛丰厚,能耐久。北美普遍用12∼15只排成扇形,每头狗的皮带单独连到雪橇上;此种狗拉雪橇用以运载客货。现常用8只狗排成2纵列。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用较少的狗来拉雪橇。

62年前,苏联将一只3岁小狗莱卡送入太空,后来它平安回来了吗?

众所周知, 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1961年4月12号,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飞入太空,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历时108分钟,最后安全返回。

加加林作为第一个进入外空的人,他对人类航天史的贡献值得肯定和赞扬,不过他并不是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活体生物,在他之前,有一只名为莱卡的小狗已经先行踏足外太空。莱卡原本是一只流浪狗,终日在莫斯科的街头四处觅食。

后来科学家看到它之后,将他带回了莫斯科郊外的航天和太空医疗所,去到那里之后,莱卡得到了精心的照顾,还有了自己名字,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科学家把莱卡带回去并不是单纯的为了饲养它。

当时美国和苏联处于冷战的状态,两方暗暗较量,都希望自己各方面的成就能比对方更突出,而航天就是他们最看重的一块领域。不过当时航天技术并不成熟,所以苏联也不敢贸然就派宇航员上去,于是他们就打算培养一个“小白鼠”。

而莱卡就成了“小白鼠”候选人之一,被带回去的时候,莱卡才3岁。跟莱卡一起训练的还有另外9只狗,它们需要做的,就是看到某种指示灯亮起之后,就迅速按下对应的按钮。莱卡身体比较强壮,在经过艰难的训练之后,从几只狗中脱颖而出。

很显然的,它就是科学家们送进太空的不二人选。但莱卡不知道的是,它被确定下来之后,它往后要经历的事情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因为那是第一次将活体生物送进太空的实验,虽然科学家们从理论上知道大概会发生什么,但是从来没有人真正体验过。

再加上经费不足,所以他们并没有设置返回舱,这就意味着,不论莱卡是否能顺利进入外太空,它都不可能再返回地球。而科学家们为了“人道”的送莱卡最后一程,在给它准备的最后一顿食物中加入了剧毒,只要莱卡完成任务,吃下最后一顿大餐,它就能永久的长眠太空。

为了更好地保护莱卡,科学家特意根据莱卡的体型打造了加压的密封舱;为了更好地观测莱卡的情况,还在它身上安装了感应器,在其头部前方安装了摄像头。一切工作准备就绪,1957年11月3号,莱卡穿上飞行服,走进了即将飞往外太空的“史普尼克2号”。

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但是莱卡却没能如科学家们所愿,死于最后一顿剧毒食物。进入太空没多久,莱卡穿的飞行服就出了问题,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感应器传回的数据来看,莱卡的心跳速度是平时的3倍,天知道它有多恐慌和害怕,在那样的情况下,莱卡经受了长达5个小时的折磨,最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不过当时苏联隐瞒了这个消息,对外宣称莱卡生命结束于那顿剧毒晚餐之后,直到2002年,一位名叫迪米特里·马拉山科夫的科学家才向外界说出了当年的真实情况。不过,莱卡也证实了人们的猜想——活体生物也是能够承受太空中严酷的环境的。

虽然莱卡牺牲了,但是它为科学界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它成了航天界的英雄。1957年,为了纪念莱卡,苏联发行了莱卡纪念邮票,1997年,俄罗斯航天界还为莱卡建了一座纪念碑,而因为没有从外太空回收火箭的技术,所以62年过去了,莱卡依然流浪在地球轨道上。

相关阅读

热门宠物

猜你喜欢

  • 狗绝育后骂街三个月,医生说我道歉了
    一位宠物医生拍下小黄狗因被绝育气得每天准时到宠物医院“骂街”的视频走红网络。这只狗狗被绝育后,对给它做绝育的宠物医生怀恨在心,于是连着3个月,天天到宠物医院门口“骂”医生,更有趣的是,医生被狗狗“骂”到最后连连求饶。
  • 猫放屁崩出稀屎,这是什么毛病?
    猫咪放屁的时候蹦出了稀屎,可能是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出现应激反应或者猫咪体内有寄生虫感染。建议宠物主人及时了解猫咪拉稀便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猫咪处理拉稀便的情况。
  • 使用粘鼠板却没粘到鼠,却粘到了家里狗狗
    狗主人买来粘鼠板之后将其放在了老鼠的必经之路上。当天下午,狗主人正在客厅看电视,忽然听到了狗狗的一声惨叫,随后狗狗摇头晃脑地跑了进来。狗主人一看,粘鼠板没粘到老鼠,却不知怎么得粘到了狗狗的头上,狗狗被粘得不舒服所以使劲嚎叫。
  • 猫咪生了娃 哈士奇带娃带到没空拆家
    有一位宠物主人养大了一只可爱的哈士奇。它非常聪明,对人很温柔,但是让宠物主人唯一不开心的就是它太喜欢咬东西了,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拆家”,不过最后它变了。但是这里的变并不是说哈士奇本身改变了,而是有外在的因素产生导致的。
  • 想养吉娃娃?那它的优缺点你一定得了解
    吉娃娃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类,其优点:1、体型小。2、毛发方便护理。3、忠心。4、出门携带方便。其缺点:1、脾气大。2、喜欢吠叫。3、肠胃不好。4、容易妒忌。

热门推荐

  • 拉布拉多喂馒头剩饭可以吗

    喂拉布拉多吃馒头剩饭是不建议的,因为拉布拉多犬有着自身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而馒头主要由面粉制作的食物,并不是狗狗所需要的营养来源,喂食剩饭也可能导致肥胖、营养不均衡以及消化问题。建议狗狗的食物还是以狗粮为主,狗粮是专门为犬提供的营养食品,主要作用是为狗狗提供最基础的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的营养物质,具有营养全面、消化吸收率高,配方科学,质量标准,饲喂方便以及可预防某些疾病等优点。

  • 狗狗对主人吼要不要打

    狗狗对主人低吼是不建议打,因为狗狗在生气时会发出低吼声来警告你,这时动手打它容易激怒它,导致被咬。当狗狗发出低吼声,主人可以使用对狗狗构成伤害的物体在狗狗身旁进行敲打,让狗狗明白它的这个做法是错误的,但是如果狗狗是因为害怕而发出的类似威胁的声音,主人则需要消除狗狗的恐惧,否则狗狗会因为恐惧人类而一直发出威胁,主人也可以大声呵斥它,表情严肃一些,让它感受到自己的压力和威严,直到狗狗不敢再发出低吼声。

  • 俩月的拉布拉多一天喂几次

    1.两个月的拉布拉多一天可以喂三次,每次不宜吃的过饱,一般七到八分饱就可以了。拉布拉多幼犬的生活要有规律。主人在喂食的时候要定时、定量,营养也要平衡,不能让幼犬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会导致营养失调。要保证食物的干净卫生。

  • 俩月的幼犬用遛吗

    1.第一点:两个月的狗狗可以在家里遛,买一个绳子,在家里面牵着走,让它提前习惯被遛。2.第二点:两个月的狗狗一般来说是没有注射完疫苗的,不建议带到室外去遛,因为很容易被感染病毒,然后患传染病,最好等所有疫苗注射完过半个月再带出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