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秦始皇为解决匈奴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秦始皇采用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01、统一货币、度量衡及文字
为了巩固上的统一,秦始皇对货币、度量衡及文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战国时期,由于商品交换日益频繁,货币流通也随之扩大。当时各诸侯国所铸造的货币,种类形制繁多,大小轻重各异,计算单位很不一致。战国时期的金属铸币,考古发现数量极大。其中以铜铸的货币为主,黄金铸币极少,只局限于个别地区。铜质币可分布、刀、圜钱、铜贝等,分别在不同地区流通。
布币,形如铲状,或称铸币。它的流通地区,主要在韩、赵、 魏、周等地。
刀币,如刀形,流通地区主要在齐、燕,还有赵国等。
圜钱,为圆形,可分圆孔、方孔两种。主要流行于秦国,以及周、魏等地。
铜贝,俗称蚁鼻钱,形同海贝,流行于楚国。
金质货币,有楚国的金版,外形呈不规则方形;另一种是圆形的,又称金饼。
秦统一全国之初,上述货币依然在局部地区流通,与当时的统一局面很不适应。为此,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币,统一使用两种货币。一种是黄金,称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一种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称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币制的统一,有利于商品交换,便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也相当混乱。它给地区间的商业交往造成很大困难,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对秦朝课取赋税,也很不方便。秦统一后,下令对度量衡制度进行改革。现存秦朝的铜权及方升,就是这次改革的遗物。
与此同时,对六国异形文字加以整理。我国文字经过长期的演变,自西周末年以来,逐渐出现文字分歧的现象。到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立,各自为政,文字异形 情况,更加严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以秦的字体为规范,对六国文字加以整理,将繁难的大篆省改为小篆。
秦朝还有一种书体,称为隶书(秦隶)。隶书笔画方折平直,比小篆书写更为简便。这种书体的流行,与秦的“官狱多事”,政务繁忙有关。因为日常公文往来,用秦篆书写很不方便。
隶书不是创始于秦朝,至少战国晚期已广为使用。云梦出土的秦简,就是用隶书写成。
秦朝“书同文字”不仅使当时通行的小篆、隶书两种主要书体规范化,便于法令的推行,而且由于隶书的推广及流行,终于为汉字新书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朝是汉字发展转折的时代,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
此外,为了清除割据自守,加强地区间的联系,秦朝一方面毁壁垒、决川防,一方面修治驰道、统一车轨。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割据称雄,往往据险修建关塞、壁垒和堤防,以抵御敌国的军事进攻。这些防御性的军事设施,自然成为地区间的交通障碍,不利于各地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秦统一全国后,下令拆除上述各种防御设施,为消除地区间的隔绝铺平道路。
同时,还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两条贯穿全国的驰道。一条向东通往齐、燕地区,即今河北、辽宁、山东一带;一条向东南通往吴、楚之地,即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一带。驰道宽五十步,每隔三丈植松树一株,路身的修筑采取了加固的措施。这两条驰道的建成,便于秦朝对各地的控制,有利于交通。
02、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战国时期,匈奴的氏族公社开始解体,正向着奴隶制阶段过渡。匈奴贵族经常对中原地区进行掠夺,尤其与它接壤的赵、燕、秦三国所受威胁最大。赵国不仅在北部广筑长城,修建关塞,还在边郡派驻重兵,以防御匈奴的侵扰。赵孝成王时,名将李牧以精兵击败匈奴,此后十余年间,赵国边城才得以安宁。匈奴与赵国成攻守之势,彼此接触相当频繁。
秦灭六国期间,燕国岌岌可危,太傅鞫武主张急送逃亡的秦将樊於期入匈奴,并联合匈奴及其他诸侯国抗秦,反映当时匈奴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
秦统一中国前夕,各诸侯国因忙于战争,匈奴乘机长驱直入,占领了河套地区。为了消除匈奴的威胁,维护北方地区的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派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迅速收复河南地区(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带)。
第二年,又迫使匈奴继续北撤,在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以东,沿黄河北至阴山(今内蒙古包头市北)的广大地区,设置44个县,迁徙罪徒前往开发。
接着,蒙恬渡过黄河,夺取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南)、阳山(今内蒙古狼山)、北假(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南一 带),占领河套以北地区,并置九原郡统辖该地。
与此同时,秦朝开始在北部大规模的修建防御工程,即万里长城。这种城防之类的建筑,早在战国时期,几乎遍及各诸侯国。秦击败匈奴之后,对原来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长城进行修葺、连接或扩建延伸,修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郡内,长达5000余里的长城,号称“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这一气势雄伟,工程浩大的古代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见证。
为了加强对北部地区的控制,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又使蒙恬修筑从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可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的直道。
此外,秦朝还派蒙恬将兵长期驻守上郡,以对付匈奴可能的侵扰。这些措施对维护北方的安宁,起了积极的作用。
03、南征百越,开凿灵渠
与北击匈奴同时,秦朝又致力于南方的开发,包括东南沿海、岭南一带以及云贵地区。
战国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及岭南一带,散居着一种称为“越人”的少数民族。越人支族众多,种姓繁衍,因此又称“百越”。 其中,分布在瓯江流域(今浙江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为东越。居住在今福建地区、闽江下游(今福建福州一带)的越人,称为闽越。散居岭南一带(今广东、广西一带)的越人,称为南越和西瓯。
东越和闽越地处东南沿海,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生产技术比中原地区落后。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立东越、闽越首领为君长,以该地置为闽中郡。
与闽越紧邻的南越,北接楚国,西连西瓯及骆越。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社会习俗与东越、闽越有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屠雎将兵50万,分五路进军岭南地区。
诸路秦军进入南越、西瓯的地区后,遭到了越人的抵抗,以至三年不解甲弛弩,长期处于戒备状态。秦军南征长期受阻,给养转输困难,只得命令监禄开凿人工渠,以打通转运粮道。
监禄在湘水上游,即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一条连接湘水、漓水的人工渠, 使漓、湘二水成为贯通南北的河流,并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这条人工渠称为“灵渠”,全长约五六十里,不仅解决了秦军转输问题,对南北的经济交流,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灵渠修成之后,秦军长驱南下,深入越人腹地,击杀西瓯君长。越人逃入深山丛林与秦军回旋,搞得秦军疲惫不堪。他们又利用夜间突袭,造成秦军伤亡惨重,连屠雎也被杀丧命。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继续补给兵源,终于平定了南越,并在那里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翌年,又迁徙50万罪徒戍守岭南,与当地越人杂处,共同开发南方地区。
秦从灭六国到统一百越,前后经历十余年时间,终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至此,秦朝的版图东临大海,西至今甘肃、青海,南起南海,北至今内蒙古以及辽东。在这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对于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走海运,什么食品可以寄去澳洲?
根据澳洲海关的相关规定,所有的动物制品和动物类食品,例如肉干、鱼干和蛋、奶制品等都不能入关,其余食品基本都行。具体如下:
进入澳洲禁止携带新鲜物品,若带食物,最好在申报单上填写接受检验。
澳洲海关法禁止携带、类固醇、武器、械以及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进入澳洲。某些常见物品,如新鲜或包装的食品、水果、蛋类、肉类、植物、种子、皮毛、土壤及沙子等,也在禁止之列。被禁止的物品会被AQIS没收销毁,可自行将物品弃置在机场检疫箱内。
1.乳制品、蛋类
-含蛋的面条、粽子、月饼及泡面
-加工过的卤蛋、鸡蛋、皮蛋、鸭蛋及鹌鹑蛋
-含蛋黄酱的所有乳制品(除非来自没有口蹄疫国家的产品)
-成份含超过10%的乳制品,包括三合一咖啡/奶茶、美禄奶粉及有牛奶成份的即食谷物食品(婴儿代乳品及新西兰的奶制品是许可的)
2.非罐装的肉类产品
比如:
-腊肠/肉肠
-鸭肝、鸭肾、鸭肠、牛肉条、牛肉粒、牛肉干、牛肉、猪肉丝、含猪肉的月饼、含有肉的即食面、猪脚、烤猪肉
-宠物粮食(包括鱼粮及鸟食)
-活的动物(小编相信没有人会大胆到带这个吧。。。)
3.草药、中药
-有”形体”的中药材,例如鹿角、天鹅绒、鹿茸、鹿角精华、鹿鞭、阿胶(来自新西兰及标明为新西兰产品的鹿制品是许可的)
-燕窝、冬虫夏草、灵芝、蛤蚧、干鹿筋、甲鱼、牛尾、雪蛤膏等
4.种子、果仁
-活的植物,包括插枝、根、球茎、谷物、根茎
-谷物食品、未加工的果仁、生栗子、新鲜花生、松果、水果、蔬菜种子、商业包装的种子、种子及豆制装饰品、山楂、红豆及绿豆
5.新鲜蔬果
-所有新鲜及冷冻的水果和蔬菜
6.其他
-生物材料:包括人类/动物疫苗及治疗物品(询问特别进口条款)
-土壤及沙子:包括装有土壤和沙子的物品(没有土壤和沙子的石头可以带入)
-爆米花和生干果
-含有种籽或用种籽制成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入境澳洲可携带但包装不完整需申报的物品
必须申报的物品会被检查是否有昆虫或病菌的迹象,有些物品需要经过清洁处理才能获准进入。
1.食物类
-煮熟及未经烹调的食物及食物材料
-干燥盐腌的新鲜鱼类及海鲜:包括扇贝、鱼翅、鱿鱼、鱼肚及花胶
-干果及干菜:包括猴头菇、龙眼干、荔枝干、陈皮、话梅、干人参
-面条和米饭:包括加工过的和速食食品(禁止蛋类和含有肉类的面条)
-包装食品:包括飞机上的食物、汤包
-香料:例如八角茴香、肉桂、丁香
-草药、药材、传统补药及花茶:例如陈皮、菊花、树皮、灵芝、党参(勿带有”形体”的中药,例如整支人参、海马等)
-零食:例如银杏、落花生、瓜子、肉松
-饼干、蛋糕及糖果(有猪肉及香肠的糕饼是被禁的)
-茶、咖啡、果汁和其他冲调的饮品和柑橘类香料(禁止带入含有牛奶、蜂蜜或蛋类的饮料)
2.动物产品
-羽毛、骨及角制品(必须清洁且未带任何动物组织,不得有血迹、皮肤、粪便或土壤)
-皮革、兽皮及皮毛:必须经过专业鞣制或加工处理(兽皮制品,包括鼓、盾都是被禁的,除非经过特殊处理)
-羊毛或动物毛(包括衣物、毛毯、毛被、毛线、手工地毯和工艺制品)
-动物及雀鸟标本:必须附有证明,说明是由动物标本剥制师制作的(有些标本可能按照濒危野生动物保例而被禁)
-贝壳:包括首饰、珠宝及纪念品(按照濒危物种保例,珊瑚是被禁的)
-蜜蜂产品:包括蜜糖、蜂巢、蜂王浆(花粉是被禁的)
-使用过的动物装备:包括衣物、鞋类及兽医用的仪器:剪羊毛或肉类商业的工具、鞍具、马具及动物/鸟笼
-宠物粮食及玩物(狗的皮制嚼物及鱼粮都是被禁的)
3.植物产品
-木制的手工艺品、物件及雕刻:包括着色及漆涂物品(树品是被禁的)
-用植物材料制造的人工制品、手工艺品及古董
-用植物材料、棕榈叶或树叶制成的席子、袋或其他物品(用芭蕉叶制成的物品是被禁的)
-草制产品和工艺品:包括帽子、席子、包装、用谷类植物制成的装饰品、用种籽填塞的物品
-含有或填满种子的物品:包括经过商业性包装的种籽、种籽装饰品和种籽项链(禁止带入任何豆种、玉米和生菜种籽)。
-花环、干花装饰及新鲜花卉(可由茎繁殖的鲜花如玫瑰、康乃馨和菊花都是被禁的)
4.其他物品
-动物或植物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及嗜好产品
-使用过的运动及露营设备:包括帐篷、自行车、高尔夫球及钓鱼设备
-染上泥土、粪便或植物材料的鞋子/远足靴子(需先把登山鞋的鞋底清干净再携入境!
从含嘉仓的发掘谈隋唐时期的漕运和粮仓在1974年第2期的《文物》的第几页?
给你贴原文吧,不用找了
二
前期指隋初至唐开元年间。据《隋书》卷24《食货志》记载,开皇三年即在黄河沿岸的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在卫州境内置黎阳仓。大业二年又在洛阳附近增置洛口仓、回洛仓,形成了隋代著名的六大官仓。现将这六大官仓的位置、规模介绍如下。
(一)洛口仓。一名兴洛仓,位于洛州巩县(今县东北旧巩县)东面洛水东岸,因地处洛水人黄河之口,故有是称。大业二年置,筑仓城周围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监官并镇兵千人守卫④。全仓储米约有二千四百万石,是隋代最大的一个粮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鉴》卷180,隋大业二年十月、十二月。
洛口仓由于处洛水和黄河交会之地,离隋唐时代的东都洛阳又不远,隋时东南运来的漕米,很大部分都贮藏在这里,由此往西可运往洛阳、长安,当用兵东北时,又可由此运粮渡黄河,经沁河,折入永济渠而运往东北。故而洛口仓可以说既是东都洛阳的外围粮仓,又是用兵东北的军粮转运站,在隋一代地位极为重要。唐前期也是“积天下之粟”①的重要粮库。
隋末李密占洛口仓后,即扩建洛口城,周四十里,后即以此为根据地与困守在洛阳的隋朝的残余势力作长期的争夺战。史载李密开洛口仓散米,赈给起义军队伍,众至数十万,连同起义军家属一起受到洛口仓米救济的近百万人。来领取赈米的人,“取之者随意多少;或离仓之后,力不能致,委弃衢路,自仓城至郭门,米厚数寸,为车马所辅践;群盗来就食者并家属近百万口,无瓮盎,织荆筐淘米,洛水两岸十里之间,望之皆如白沙”②。可见隋朝在洛口仓储藏的漕米数字是十分惊人的。李密之所以能在隋末战乱中长期坚守在此与隋王朝抗衡,与洛口仓的充裕储粮有着很大的关系。后来李密部将邴元真以洛口城降于王世充,李密只得投奔李渊③。其后李世民攻王世充,也是先取洛口仓,切断洛阳的粮源,进而包围洛阳城④。这些都说明当时洛口仓因储粮丰富在河洛地区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回洛仓。大业二年十二月置于洛阳城北七里,仓城周围十里,穿三百窖⑤,是隋代东都洛阳的粮库。隋末为李密和隋军剧烈争夺的目标。入唐以后,其地位才为含嘉仓所代替。
(三)河阳仓。《隋书·地理志》偃师县有河阳仓。前云开皇三年于洛州置河阳仓即指此。《读史方舆纪要》卷48河南府偃师县云:“河阳仓在县北”。偃师县故治即今市东南老城,市北为邙山山脉,地势高燥,适宜修建粮仓。从洛阳城中流出的通济渠在偃师市西入洛水。河阳仓就是为从洛口仓转运粮食入洛阳城所需要而设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陈子昂集》卷9。
②《通鉴》卷186,唐武德元年九月。
③《隋书》卷70《李密传》。
④《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
⑤《通鉴》卷180,隋大业二年十月、十二月。
(四)常平仓。开皇三年置,位于陕州(今三门峡市西旧陕县)西南四里,其地临焦水,西俯大河,地势高平,故又名太原仓。唐时仓城六里①。在隋代和唐前期,自洛阳往西至陕州一段漕运,因三门峡的关系,都采取陆运,自陕州至长安一段则利用河、渭水运,所以史称陕州太原仓“地控两京水陆二运”②,是“蓄巨万之仓”③。
(五)广通仓。开皇三年置,大业初改名永丰仓,位于今陕西华阴市东北三十五里渭河入黄河处④,在今潼关附近。关东漕米运入关中,都先集中于此,地位重要,是关中地区最大的粮仓。隋开皇五年曾出广通仓米三百余万石以解决关中地区严重旱灾所造成的机构和驻军的缺粮问题⑤。大业九年杨玄感造反,进攻洛阳不克,部将李子雄以为“不如直入关中,开永丰仓以振贫乏,三辅可指麾而定。”义宁元年时也有人向李渊建议,“自龙门济河,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关中可从取也。”不久李渊进军关中,华阴令以永丰仓降李渊,关中诸县多遣使请降⑥。历史事实说明,隋唐之际能否占有永丰仓是能否占有关中地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六)黎阳仓。开皇三年置,位于卫州黎阳县西南大伾山麓⑦(今河南浚县东二里大坯山北),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极为便利。从河北地区剥削来的租米,都先集中于此,然后再由永济渠或黄河运往洛阳、长安。用兵东北时,由江淮运来的军粮,也先储藏在这里,然后由此运往东北,是河北地区唯一重要粮仓。隋唐二代统治阶级对黎阳仓的管理一贯是很重视的。隋末几次征辽,都曾派人在此督运漕粮。杨玄感据黎阳反隋,经济上即凭借了仓内的储粮。徐世劫曾对李密说:“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仓,大事济矣。”后李密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元和郡县图志》卷6,陕州。
②《旧唐书》卷185《姜师度传》;《朝野佥载》卷2。
③《旧唐书》卷185《姜师度传》;《朝野佥载》卷2。
④《元和郡县图志》卷2,华州。
⑤《隋书》卷24《食货志》。
⑥《通鉴》卷182,唐大业九年匕月;卷184,义宁元年八月。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16;宋张舜民《画墁集》:“予尝登大侄,仓窖仍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李密坐据敖仓,便谓得计,亦井蛙耳。”
有黎阳仓,“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余万”①。其后,窦建德陷黎阳,尽有山东之地”②。可见黎阳仓在河北地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隋书·地理志》云济北郡卢县有成回仓。卢县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五十里,西北两面临黄河。成回仓应是黄河运道上的一个粮仓。由于史载阙略,详情不明。
唐王朝建立以后,漕运频繁更甚于隋。因此,除了沿用洛口、广通、黎阳、河阳、太原等仓外,又在漕运沿线增置了几处粮仓,其中最大的就是这次发掘的含嘉仓。
含嘉城约建于隋大业元年营建东都的同时。据元《河南志》和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宫城、皇城之东有东城,东城的北门名含嘉门,门北即含嘉城,城北即外郭。含嘉城在建成之初是否即用作为大型粮仓,似乎还有疑问。首先是史笈中没有含嘉城在隋代已经是东都重要粮仓的记载。其次是从隋代在洛阳一带的战争史实来看,当时东都洛阳城内似乎并没有像这次发掘出来的大型粮仓存在。例如隋末李密占有回洛、洛口仓后,东都城内严重缺粮,隋军一度夺回城外七里的回洛仓,就急忙派人将仓米运入城内。时洛阳城中布帛山积而粮食奇缺,占有洛口等仓的李密有着充裕的粮食而少布帛。为此,困守在洛阳城中的王世充曾以布帛与李密换取粮食。唐武德初,李世民又围攻洛阳数月,城中乏食,“绢一匹直粟三升……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尚书郎以下,亲自负载,往往馁死”③。如果当时洛阳城中已有这次发掘出来的那样大型粮仓存在,就是被围上数月,似还不至于出现上述情况。
含嘉城正式作为大型粮仓可能开始于隋末唐初。隋末将回洛仓的储粮运入城内,起初就可能储藏在这里。入唐以后正式沿用作为东都的大型粮仓,随着储粮增加而不断修筑了许多粮窖,才形成了这次发掘出来的规模。《唐两京城坊考》载洛阳城中有一条从含嘉城中流出南注入漕渠的支渠,名为泄城渠。这条人工渠道很可能就是因为运粮需要而修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通鉴》卷184隋义宁元年九月;《旧唐书》卷67《李绩传》。
②《旧唐书》卷1《高祖纪》。
③《旧唐书》卷53《李密传》:《通鉴》卷189,唐武德四年三月。
含嘉仓在唐前期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洛阳的粮仓,并且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隋时东南漕米都先集中在洛口仓;唐前期则规定东都以东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由含嘉仓再陆运至陕州,循河、渭入长安①。因此,当时含嘉仓代替洛口仓成了全国最大的一个粮仓。同时,原先在洛阳城北七里的回洛仓,入唐以后,不再见于记载,很可能已经废弃不用。河阳仓在隋末已废,后虽曾复置,但为时也不久,地位也无关重要。这样含嘉仓又代替了回洛仓、河阳仓成为洛阳地区的唯一粮仓。《通典》卷十二《食货》载,天宝八年(749)时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即有5833400石,占将近二分之一,是诸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可能是唐初统治阶级从隋末战乱中吸取了教训的缘故。隋末东都的粮仓不集中,洛口、回洛等仓为人所据后,东都终因严重乏粮而被攻破。所以到了唐代将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内,以保证洛阳城内的粮食供应。
此外,较为小型的粮仓尚有:
龙门仓,开元二年置,在河中府龙门县(今山西河津)黄河岸边,是集中汾水流域租米的粮库。这里又是古代黄河上重要津渡,漕米即由此渡河运往长安。天宝年间仓储粮有23250石②。
武牢仓,位于汴河和黄河的交会口。开元以前的汴口仍在隋代的板渚口。江淮地区漕米通过通济渠运来,第一站就到武牢仓。《旧唐书·李密传》云:“兴洛、武牢国家储积”。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柏(一作栢)崖仓,在河清县(今河南济源县西南河清),咸亨三年(672)置,废于开元十年,仓可容米二十万石③。唐高宗以后,洛阳至三门峡一段曾一度采取黄河水运,所以在咸亨至开元年间,在黄河北岸的河清县置柏崖仓。
渭南仓,咸亨三年置于渭南县(今陕西渭南县)东,为渭河和关中漕渠沿岸的继运站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六典》卷3。
②《通典》卷12《食货》。
③《唐会要》卷88;《玉海》卷184,《食货》。
④《唐会要》卷87。
上述这些粮仓都是按当时的漕运路线设置、分布的;各仓的地理位置与当时的分段运输法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江南来的漕船至汴口即可将租米卸下,输入武牢仓内,再由河船经黄河入洛水,将漕米贮于巩县的洛口仓;由此而西至陕州太原仓,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溯洛水经河阳仓,入含嘉仓,“以车或驮陆运至陕”;一路由黄河经柏崖仓再陆运至陕州。由陕州太原仓再水运经永丰仓、渭南仓,直至长安的太仓。所谓“节级转运,水通则舟行,水浅则寓于仓以待,则舟无停留,而物不耗失”①。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漕运系统。
隋代六个大型粮仓中,洛阳附近就集中了三个;在唐代,最大的含嘉仓又在洛阳城中。这个时期的重要粮仓之所以多集中在洛阳附近,和当时的漕运路线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来这条全程二千公里的大运河,有些河段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给航运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中最困难的是自洛阳至长安的一段。
自洛阳以西至陕州的一段黄河,南北两岸受中条山脉和肴山山脉的约束,河身处在峡谷之中。在今三门峡地方,河床为屹立在河中心的两个大石岛分成三股,好似为黄河开了三座大门,故称为三门。黄河在这里不仅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而且布满暗礁,出现许多漩涡。运船至此,稍有不慎,就有覆舟之灾。因此,隋初向洛阳以西运米,为避开三门之险,自小平(今河南孟津县西北)开始陆运,通过肴、函山路至陕郡,再入黄河水运。并规定如有人能自洛阳运米四十石,经底柱之险而至京师者,免其征戍②,以示奖励。开皇十五年曾凿底柱,就是想通过三门进行水运。唐贞观十六年(642)曾以两艘载重六百石的船只试上三门;其后,显庆元年(656),总章三年(670)和垂拱四年(688)几次开三门河道,修凿栈道,企图走三门水路,但结果都未成功③。所以,这时期洛阳至陕州一段租米运输,仍以陆运为主。《新唐书·食货志》载:“江淮漕租米至东都含嘉仓,以车或驮陆运至陕而水行。”但陆运费用浩大,如开元初河南尹李杰为陆运使,从含嘉仓至太原仓置八递场,每场间隔四十里,每递用车八百乘,八十万石至一百万石的租米,需时二月方能运毕。可见维持这一段陆运在时间上、物力上需要付出很大的耗费,是漕运中最困难的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唐书》卷53《食货志》。
②《隋书》卷24《食货志》。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所:《三门峡漕运遗迹》附录一《三门峡漕运简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自陕州至潼关以黄河通运,尚属顺利,潼关以西情况又不同了。秦汉以来,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即以渭水为漕运航道。《史记·留侯世家》就说:“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隋初“因渭水多沙,深浅不常”,就在渭河南岸平原,也就是秦岭的北坡上开凿了一条广通渠。秦岭和渭河之间是一个堑断地带。秦岭沿着断层上升,渭河则沿着断层下降,因而在秦岭、渭河之间相对高度悬殊很大,平原狭窄,坡度很陡。从秦岭流下来注入渭河的支河流短湍急,每逢盛夏大雨,秦岭北坡冲刷下来的泥沙都填淤在渭河河床内,因此造成“渭水多沙”。自在渭河南岸开凿了漕渠后,这些泥沙都流人漕渠,造成漕运阻塞。隋初开凿的漕渠,末年已经淤塞。唐高宗咸亨年间关中漕运仍由渭水①。《通鉴》卷二○九中宗景龙三年“关中饥,米斗百钱。运山东、江、淮谷输京师,牛死什。”关中一段可能改用牛车陆运。至开元年间裴耀卿改革漕运时,仍“浮渭以实关中”。可见自唐初至开元年间并未采用隋代修凿的漕渠,而是渭水和陆运交替使用,困难仍旧不小。
隋唐二代为了避开这二段险路,就把洛阳建为陪都,如逢关中地区有灾情就将机关迁往水运方便、“舟车所会”的洛阳去。隋开皇四年九月关内饥,杨坚即赴洛阳,至次年四月才回长安;十四年关中大旱,杨坚又率户口就食洛阳。仁寿四年杨广即位,开始营建东都洛阳,次年大业元年即成,即以东京为首都。杨广在位十三年,耽在长安的时间,前后不到四个月,在洛阳的时间占三分之一,其余时间都在北巡南游②。所以隋代自开皇四年以后对关中漕渠和三门峡漕运治理很少。唐贞观初,李世民因“洛阳土中,朝贡道均”为理由,企图营建洛阳,但未实现。这是因为当时内外高级仅六百四十二人③,每年需从水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会要》卷87。
②《隋书》卷1、2《高祖纪》,卷3、4《炀帝纪》。
③《通典》卷19《职官》。
运往京师的租米不过二十万石①,所以问题不大。到高宗显庆初,一品至九品内外文武激增至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至开则天、中宗时代,机构日益庞大,形成“内外盈隘,居无廨署”②。神龙时,京师”诸司员外官数十倍,近古未有……奉禀之费,岁巨亿万……河渭广漕,不给京师”③。唐高宗在位二十七年中竟有一半时间住在洛阳,大多数原因是长安一带旱饥,就食洛阳。当时的洛阳“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而长安“府库及仓,庶事实缺,皆籍洛京传输”④。武则天临朝称制,改东都为神都,在位二十年内,除二年居于长安外,其余时间都在洛阳,其中固然还有其他原因,经济因素恐怕占很重要的地位。大足元年(701)在洛阳城内立德坊南漕渠上凿新潭,安置诸州运米的租船⑤;开元十四年七月一次*[氵+廛]水暴涨入漕渠,漂没租米船数百艘⑥。这些都证明当时每年到达洛阳的租船数目很大。这次含嘉仓出土有调露、天授、长寿、万岁通天,圣历等年号的铭砖,都是高宗、武则天时代运入含嘉仓租米激增的一个佐证。
据上所述,为什么在隋代和唐前期在洛阳附近集中最大的粮仓的问题就比较清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唐书》卷53《食货志》。
②《通典》卷15、卷17《选举》。
③《新唐书》卷126《卢怀慎传》。
④《唐大诏令》卷79,仪凤三年十月幸东都诏。
⑤《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⑥《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
出国旅游(澳大利亚)可以带零食吗
已上零食可以带的。
澳洲的海关法禁止携带、类固醇、武器、火器以及受国际公约组织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象牙等进入澳洲。澳洲是农牧和种植业大国,对容易带有动植物寄生虫病的动物产品,水果,植物及食物,都是严禁携带入境的。如被海关查获,将处以相当大数目的罚款甚至监禁。
必须申报的物品(有些物品经过检查或处理会允许入境)
食物
盐腌的全只鸭子、鸭肝、鸭肾、鸭肠、牛肉条、牛肉粒、牛肉干、牛肉及猪肉丝、含猪肉的月饼、含有肉的即食面、猪手、烤猪肉, 宠物粮食(包括鱼粮及鸟食)
煮熟及未经烹调的食物及食物材料:制干、盐腌及新鲜鱼类及海鲜包括元贝、鱼翅、鱿鱼及鱼肚、干制的水果及蔬菜包括猴头菇、龙眼干、荔枝干、陈皮、话梅、干人参
包装膳食包括飞机上的食物、汤包、香草及香料(八角茴香、肉桂、丁香)草药及传统药物、治疗、补药及香草茶(陈皮、菊花、树皮、灵芝、党参)。零食:(银杏、落花生、瓜子、肉松)。饼干、糕点及糖果(有猪肉的杏仁饼、威化饼、有猪肉的鸡仔饼、有香肠的糕饼是被禁的)
【超过免税优惠额度的物品】
澳洲的免税优惠不同于其他国家。特别需要注意:
1)年满18岁,可以携带价值最高达900澳元的普通物品入境享受免税优惠。未满18岁的限额是450澳元。普通物品包括礼品、纪念品、照相机、电子设备、皮革制品、香精、珠宝、手表和运动器械。
2)酒类。年满18岁,可以携带2.25公升的酒类入境。
3)烟草。年满18岁,可以携带50只香烟或50克雪茄烟或烟草制品入境享受免税优惠。
4)家庭成员一同出游可以累加各自的免税优惠。
5)如果你携带的物品超过了澳洲的免税优惠限额,你将面临的不仅仅是为超限的单个物品缴税,而是为所携带的所有该类物品缴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澳大利亚旅游
一个月的拉布拉多容易养活,但由于狗狗的年龄比较小、自身抵抗力比较差,主人要给小拉布拉多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喂食狗粮时最好用温水或者羊奶粉充分泡软,更有助于小拉布拉多消化。及时接种疫苗和做好体内外驱虫工作。
一个月的比熊犬胃肠道未发育完全,喂食应以母乳为主,因为母乳的营养成分比较健康,而且母乳带有母源抗体,吃母乳的泰迪抵抗力会更强一些。如果没有母乳喂养,主人应使用羊奶粉或幼犬专用奶粉进行喂养,也可以用适量温水将狗粮泡软后饲喂比熊。
金毛和拉布拉多都是容易训导、性格温顺聪明的狗狗品种,都属于攻击性小的犬类,两者相差不大。金毛性格沉稳和粘人,毛发浓密且长,触感更柔软一些,不容易打理,洗澡较麻烦。拉布拉多被毛短且直,相对来说好打理一些,拉布拉多对主人非常忠诚,服从性非常好。
金毛会比较好养一点。因为金毛性格很好,很温驯,而萨摩耶则更加调皮一点。而且萨摩耶的白色毛发很容易弄脏,需要主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护理。金毛对环境的要求不高,适应各种饲养方式。比起萨摩耶这些雪橇犬的玻璃胃,它们的生命力很强。
1、纯正金毛犬的嘴巴很大很宽,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宽。2、纯正金毛犬的骨架比较大。3、纯正金毛幼犬眼睛大小适中呈杏仁状,炯炯有神,眼睛瞳孔颜色为黑色或棕色 。4、纯正金毛幼犬毛发蓬松光滑。5、纯正金毛犬耳朵较大呈三角形。
公金毛比母金毛会相对好养一点。公金毛的性格开朗、温顺。毛发比较长,身材高大有型。母金毛性格温顺,体型相对娇小一点。毛发较短,母金毛的生理期、怀孕、生产之后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照顾。
1、金毛幼犬毛发越浓密越好。2、要挑选骨架较大的、精神状态好的。3、要挑选头部宽阔,耳朵大小适中的。4、观察幼犬的骨量及四肢,骨量越高,金毛日后的体态和体格就会越大,品相好的金毛,其四肢比较粗壮。5、要挑选眼睛呈杏仁状、瞳孔颜色偏黑色的。
韩系比熊是指比熊犬做了一个韩系造型,并非指某个品种,类似于贵宾犬的泰迪装,只是代表一种造型。韩系比熊的外形可爱,性情温顺,深受大家喜爱。韩系比熊的毛发多为白色,挑选韩系比熊,毛发要挑浓密的,越浓密越好,头顶的毛毛要多,背部的毛量要厚。
地址:江夏大道鸿发世纪城东门14号楼103号门面
电话: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号长青广场商务中心1层A座
电话:13397153577
地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门
电话: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号奥山创意街区5号楼独栋
电话:13377857323
地址:关山大道金地太阳城A栋C-8号
电话:18971692583
谢先孝主治医师
擅长犬猫传染病治疗,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细胞学检查和犬猫常规外科手术。
阳炳中执业兽医师
擅长大小宠疾病
黄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长麻醉学、常规外科手术
张雨龙高级助理
擅长猫科行为学、鼻腔疾病、内分泌疾病
陶虹宇药房主管
擅长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室检验学